內城是城中城,比起外面就要安靜太多了。
這裡面的衙門很多,除了知府衙門、神捕門、玄衣衛這三個衙門之外,還有其他的各種衙門辦事處,內城縱橫也有至少三公里大小。
還有各種庫房,甚至是玄衣衛和神捕門的重刑犯地牢都在其中。
雖然這裡不像皇宮大內禁止外人進入,但是人流量明顯比外面少了一些,但是依舊有許多人可以沿著大街來來往往,只是這裡面禁止喧譁。
若是完全禁止百姓進入,那告狀什麼的的該去哪裡?
而且這城內城的佈局也並不是按照在城內最中心的佈局,而是坐北朝南,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衙門大門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
彩雲府很大,但是這城內城佔的面積也不過相當於城牆內的十分之一不到面積罷了。
整個城若是分為十二宮格的話,衙門佔據北面右側往左、從北朝南第二列第二個格子,也就是前面就是貫穿東西的大居中大街以及城內城右側就是貫穿南北的大街。
姜玄不知道前世古代的城池是不是也是這樣的佈局,但這個世界的佈局是這樣的。
而最東邊那一面被南北東西兩條大街分為四個格子的西北那一片,全部都是城內各個有權有勢的官員居住的片區和富人居住的地方。
西南角那一片則是整個阮家地盤,除了祖宅之外,還有幾條街都是其他附庸或者分支的產業。
所有貧民百姓沿著城牆根下建造的各種坊市將城內的權貴拱衛在中心,城牆下那一片一圈的普通人居住的地方就被權貴們稱為貧民窟。
但就算如此這些地方也不是一般的老百姓能住的起的,多數都是城外周邊的地主鄉紳們的居住地,要麼就是城內有些小產業的。
權貴們沒見過的真正的貧民區是內城與外城之間的那片區域、以及沿著外城牆外建造的那些民房才算真正的貧民區!
府衙一片寂寥,但周克寧等人到衙門之後,才有人急匆匆的從裡面跑了出來,看到丁原慶手中的印信和聖旨才相信周克寧一行人,連忙將周克寧迎了進去。
姜玄等人跟著走入其中打量了一下這偌大的衙門府邸,前院是辦公之地,後院則是知府下榻的私人地方。
當然知府大人要是有錢也可以在外面單獨買一棟院子作為知府府邸。
但以周克寧的性子,應該是不會這麼做的。
衙門之中什麼情況,其實問兩句就知道了個大概。
前任知府在被直接罷官之後便直接告老還鄉離開了,留下了積累了一兩個月的爛攤子扔在這裡。
許多忠心於前任知府的那些官員,多多少少也跟著走了,要麼就透過關係調到其他的州城去了。
可以這麼說,整個衙門現在除了周克寧這個知府之外,以及下面一些刀筆吏,其他的高層中層幾乎一個都沒有留下,衙門是空的。
衙門裡該拿的東西都被搬空,甚至還欠著這些人兩個多月的俸祿沒有發放。
這就是周克寧進入府衙還沒來得及安頓,面前便跪著黑壓壓一群上百人,懇求新任知府先給他們發工資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