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偏院,不關只有她們,還有世家、百官與宗室一應女眷皆在此。
當蘇繡娘與趙夫人擁向陸昭漪時,其他女眷都注意到了,紛紛望向她。
此間絕大多數都是熟面孔了,皆是在中秋前,於太尉府內宅見過。
還有一些婦人、娘子,是上次未出現的,這次因皇帝舉朝來到太廟祭祀,從而一併來了。
這其中,最為耀眼的,還是站在殿前臺階之上地祝夫人,連許多宗室婦,都沒她那般地唱高調。
反之,她是一襲紫紅色衣裳,身上佩戴了精緻的珠寶首飾,雖已是面黃色衰,但整個人看起來依舊風韻猶存,不免令諸多夫人羨慕。
陸昭漪瞧了她,順帶瞧了幾眼她身邊地娘子,長相如此近似,應當就是她與吳崇地女兒吳娘子了吧!
只可惜……
祝夫人領著吳娘子,走向臺階,徑直走向陸昭漪跟前,面上似笑,又隱隱陰寒,裝模作樣地朝著她行禮。
“臣婦攜小女拜見陸皇后!皇后殿下千秋!”
她聽此,微微一愣,當即也裝作客套,“祝夫人不必如此大禮,七娘與陛下的大婚還有好半年呢!還請祝夫人且別這般稱呼!”
“哪裡?冊立皇后的詔書已下,怎還不是皇后了?難道此事還有變數?”祝夫人陰陽怪氣的道。
陸昭漪一聽,頓覺得有趣極了,這是要鬧哪般?
這話一出,旁邊的蘇繡娘不樂意了,一個闊步擋在她身前,氣息沉重地教訓道:“不勞祝夫人擔心,七娘當皇后是板上釘釘之事,絕無可能會出任何變數。祝夫人你可少在此謠言惑眾!”
眼看著蘇繡娘與祝夫人的這幅態度,要漸起交鋒之意,還是由殷夫人站出來,制止了可能造成的紛爭。
與此同時,陸昭漪與趙夫人也出手攔下了蘇繡娘。
一應各家女眷一擁而上,分別將二人拉開,逐漸形成了兩夥人,分立在庭院兩側。
這下子,倒讓祝夫人不得不收斂起她尖酸刻薄的本性,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在所有人不注意之時,吳娘子用著旁人聽不到的聲音,在母親耳邊說著。
“阿母,咱們沒必要與她們交鋒,一旦阿父計劃成功,將夏裴拉下帝位我們便不用看夏氏的臉色!到時,那尊儀天下的後位,可不就是阿母的?”
聽著女兒說這話,祝夫人笑得很歡,眼底盡顯得意之色。
這些年來,從陵國到大淵朝,氐族出身的吳崇密謀著奪取權力,數十年的隱忍才使這一計劃將要成功,並就在眼前。
祝夫人已然按耐不住的,要將這麼多年的忍耐,恨不得立刻化作怒火發洩。
然而,很及時的,她的此番情緒被吳娘子這麼按了下來。
忽然,偏殿的大門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響,門被開啟,一名宮女趨步低頭走出來,欠了欠身。
“太后命陸娘子、梁王妃進殿!”
一句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是一怔。
眾人紛紛側目,看著陸昭漪的目光,帶著幾分驚奇與疑惑。
而蘇繡孃的脾氣此刻緩解了不少,轉眸與陸昭漪對了眼,點了點頭。
在場的女眷們,皆不敢怠慢,紛紛讓出道,讓她們二人過去。
剛走了一半,陸昭漪回眸,碰上祝夫人,礙於情面,還是福了福身,以示禮數,便同蘇繡娘往偏殿內走去。
進殿,身後沉重的大門緩緩關上,殿內,除了隨行宮女之外,便只有太后,還有另一位看似臉熟的中年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