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們正處於思想轉型的重要階段,“比起教廷的鐵腕手段,娛樂是以喜聞樂見的方式把帝國希望傳達的資訊植入人們的思想,在過去,帝國採取的是鐵騎與教會並行的策略,對於反抗帝國的文明,奈瑟瑞爾聖堂的鐵騎將會攻破他們的王都,再由生命教會的牧師們轉變當地人的思想。”
“這是亨利三世制定的戰略……”
索菲亞脫口而出,這些涉及到亨利王室的背景知識是她從小學習的內容。
亨利三世執政期間,爆發過七場規模龐大的對外戰爭,他的後半生幾乎都是在戰爭中度過的,人們將他尊稱為鐵與血的君王,也正是在那個時期,帝國的威名到達了最頂峰。
相應的,作為統治思想的工具,生命教會在帝國內外的地位水漲船高,教皇圖爾贊先後多次基於時代背景修改教義,將政治寫進了聖典之中。
儘管這個舉措在當時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但隨著對外戰爭的不斷勝利,以及王室強有力的支援,圖爾贊主導的宗教改革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但是教會的思想統治,需要建立在帝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之上,近期依附於帝國的許多國家都脫離了生命教會的掌控,甚至還在帝國以外各地出現了刺殺教會牧師的案件。”
可見,這種以強硬手段紮根於各個文明的方式,不過是在表面上把仇恨掩蓋了下來。
“可是,電影要怎麼做到這些事?”
索菲亞對此充滿了好奇。
“很簡單,讓所有接觸這些娛樂方式的普通人對電影中描繪的生活產生憧憬。”
“只是這樣?”
“只是這樣。”伊森不置可否,“把帝國想要傳達的文化符號不動聲色地隱藏於其中,他們甚至根本意識不到自己被灌輸了某種思想。”
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這實在是太常見了,“但是生硬的手段只會適得其反,因此我們需要挖掘出真正優秀的人才,索菲亞,這件事很適合由你來完成。”
“欸,我嗎?”
經伊森這麼一說,索菲亞突然覺得自己沒了信心,她只是來想個辦法逃脫禁足令制裁的,怎麼現在聽起來彷彿整個帝國文化戰略發展的重擔都要壓在她的肩膀上?這可是她的祖先和教廷搞了幾十年都沒能完全實現的偉業。
“當然,我們會在過程中對你提供幫助。”
伊森拿出了一張羊皮紙,又取來羽毛筆。
創造一個新的領域無比困難,但好在他可以直接照搬現有的體系,是老安的那一番話啟發了他,作為舊神的老安也曾相信著人類的智慧。
他們不是缺乏自主思維能力的機器,只要給予他們一個模糊的框架,他們就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填補缺少的細節,事實上現代社會的演變從不是一蹴而就,單單電影這一個領域的發展就灌注了無數人的心血。
沒有任何人能將文明的推演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就連舊神也做不到。
隨著羊皮紙上內容的不斷填充,三人眼中的驚訝也越來越明顯。
不同職務各司其職,伊森彷彿擁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竟能在電影的概念轉變成現實之前,就事先猜測到他們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並針對這些困難設定了專業的人手,在這張羊皮紙上,電影不再是一個模糊而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個馬上就能展開的計劃。
這個計劃將會涉及到許多人,來自各個領域。
在這之前,索菲亞從未見過哪一個行業需要涉及到如此廣泛的領域,彷彿帝國的每一面都要有所涉及。
她變得熱血沸騰,這種感覺要比她曾經透過聖堂的考核,宣誓成為一名騎士還要強烈的多。
這些沒有摻雜任何情緒的文字,卻有著可怕的煽動力。
這讓索菲亞想起了那些時不時浮現在腦海裡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有時候想到自己晉升成為聖者乃至圓桌騎士,沐浴在騎士領主的光輝之下返回帝國,成為帝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皇;也幻想過舊神復甦之際,自己作為救世主持劍解救蒼生……
總之,沒什麼邏輯,也沒法拿出來和認識的人參詳。
難道……
伊森和她其實是同類?
只不過伊森比她更有條理,更有手段,能把他腦海裡的種種幻想變為現實。
感覺關係一下子和伊森變得親近了不少。
“索菲亞,這份計劃交給你了。”
“我明白了!”
索菲亞頓時覺得強烈的使命感籠罩了她,她有預感《海森堡與魔法書》就是實現這一偉業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