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知道了。”
告別大山,文瑾又一次面臨那個老問題:該建立一個新的商業渠道了,可她從哪裡下手呢?
見文瑾連著兩天都悶悶的不說話,韋成嵐忍不住了:“想什麼呢?”
“舅舅,韋家灣的事情,已經捋順了,村裡能不能找到合適的人手接替你,咱們一起到府裡或者省裡走一遭?咱這裡滿山的藥材,一是我們不識貨,二是,沒人收購,每年就那麼在地裡爛掉,多可惜呀,那可都是錢呢。”
韋成嵐一聽就來了精神,他是個有能力的人,一個小小的韋家灣,怎能滿足他?
“文瑾,這有何難?我有個朋友就在咱平陵府城裡最大的藥房分店當二掌櫃,讓他派個人,帶著咱們到山上認藥,再教咱們加工,最後賣給他們就行。”
“他們願意嗎?”
“願意得很,朋友說了好幾回,讓我學認藥,幫他們採呢,反正他們倒手賣出,掙得更多。”
“對哦,呵呵,這可太好了。”
文瑾笑了一下,鼓動韋成嵐:“舅舅,不如我們建一個貿易公司吧?”
韋成嵐沒聽懂:“什麼?”
知道自己說錯話,文瑾趕緊改口:“我的意思,咱們不能總靠王繼善,還是自己建起一道貨物流通線,不僅少了一層盤剝,還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商品。”
“這個當然好了。”
“那我們就從做藥品開始,咱家在山窩建起一個藥材收購站吧,雖然山窩村比較偏,可它離山近,又有一條大路,附近的人都喜歡走這裡。”
韋成嵐臉上有些猶豫:“好是好,可離林津鎮這麼近……”
文瑾一愣,隨即便明白他的意思,王繼善為人不錯,幫了自己和韋成嵐很多的忙,忽然這麼明打明的和人家擺擂臺競爭,韋成嵐良心過不去。
“給王繼善那邊說,是你朋友委託的,不是和他奪生意,還有,他主打的可不是收購藥材,僅限於天麻、杜仲,量也不大,其他都不收,咱們對他沒什麼影響。”
韋成嵐聽著聽著,臉上浮出笑容來:“給他說,我們依然不收天麻和杜仲,採藥的人多了,他還跟著受益呢,應該不會對咱有意見。”
放下心事,他立刻就行動起來,給韋氏打了聲招呼,就回了韋家灣。過了七八天再來時,帶了個藥農楊遷——黑黑瘦瘦,但卻十分精幹的中年人。
文瑾把大山和明山也叫上了,跟著楊遷上了山。
在楊遷眼裡,莫凌山遍地是寶,他一路走一路指點,有時甚至直接採挖:“這個叫長春七,藥材是根,能鎮痛、鎮靜,治風寒發熱、關節炎等,用量挺大的,價格也不錯。”
韋成嵐按照楊遷的指點,小心挖出根來,文瑾早就用毛筆在布條上寫下名字,綁在上面,放進揹簍裡。
楊遷繼續往前走,碰上了便詳細介紹:“這是蒼朮……,這是葛根……”不光是教著如何辨認、採挖,還給他們說,“藥材也不是什麼季節都能挖的,像這個,丹參,你們記著,等冬天葉子枯萎,或是來年春天快發芽時採挖。”
“哦!”眾人齊聲答應。
楊遷一共住了三天,教文瑾辨認了二十多種藥材,並且留下標本和加工方法,最後拿了五兩銀子的工錢,韋成嵐送他回了府城。
錢家池塘往南,溪水在這略略向西打了個彎兒,形成好大一片石頭灘,有一個足球場大,文瑾以前想把那兒也進行改造,可惜她用鐵鎬刨了刨,一尺深還見不到土壤的影子,最後只好放棄了,現在,她又有了新打算。
“二伯,把村西頭溪邊那片荒灘買下來吧?”
錢先誠嚇了一跳:“要那個做什麼?”“我想建立一個藥材收購站,咱這山上,藥材很多,百姓卻守著金碗要飯吃,好多人不認識藥材,王善人也只收購天麻、杜仲等,多浪費呀,不如咱來收購吧!”“咱收?賣給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