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偷偷跑到侯覽那邊把他所知道的事情告訴了侯覽,其中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袁氏幫助張儉暗渡陳倉的事情。
袁隗對此十分惱恨,但是袁逢卻說這是袁隗自己作的,平時不懂得寬厚對待身邊伺候的人,經常苛責身邊親隨,日積月累,心中怨恨無法排解,結果釀成此番風波。
也就是這個奴僕知道的事情不多,否則袁氏應付起來可就真的難了。
儘管如此,侯覽的怒火還是無法消除,他直接派人請袁逢過去,試圖當面質問袁逢,但是被得到訊息的中常侍袁赦聯合交好的宦官曹節攔住了。
侯覽痛罵袁赦,說他和袁氏穿一條褲子,結果袁赦還就十分光棍的承認了。
袁赦表示袁氏是宦官集團重要的合作物件,宦官集團根基淺薄,掌權時日尚短,之所以當下他們還能維持大漢帝國不崩塌的局面,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有極其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
袁氏家族對朝廷的態度決定了一大批郡守、縣令和地方職官對朝廷的態度,袁氏認可現狀,宦官掌權的局面才能維持下去。
如果和袁氏撕破臉,後果太過於嚴重,是不可承受的,就算不從同宗的角度考慮,從宦官集團自身利益的角度考慮,袁赦也認為要保住與袁氏的合作。
曹節也是一樣的態度。
他認為為了一個張儉和袁氏撕破臉是完全不值得的,他們樹敵太多,如果連袁氏都要推走,區區一個小皇帝劉宏根本保不住他們。
曹節的態度也是整個宦官集團大多數人的態度,他們都認為侯覽追殺張儉兩年半,在地方上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和影響,殺死張儉親戚、朋友十幾家,已經讓他如喪家之犬一般,幾乎成為孤家寡人,何必趕盡殺絕?
再說了,人家不過毀了你老母的墳墓,又不是殺了你老母,你何必如此?
為了你老母,為了你一個人洩憤,讓我們整個團隊蒙受損失?
這太不理智了!
袁赦和曹節聯手要求侯覽冷靜,就此作罷,不要發怒,但是侯覽的怒火實在無法壓制,他已經氣紅了眼,反過來強行壓制袁赦和曹節,就是要完成自己的復仇,不殺張儉誓不罷休。
這就引起了宦官集團其他有權勢的中常侍、小黃門的強烈不滿。
於是宦官集團也相當於是為了這件事情發生了一次內亂,兩方面爭鋒相對,最後侯覽實在拗不過群體的意志,怎麼都沒辦法達成自己的目標,只能一邊哭罵一邊接受現實。
但他提出了妥協的最終條件,就是狠狠敲打袁氏,讓袁氏吐出一些利益,否則他就算拼個魚死網破,也要和袁氏算賬。
最後的結果就是袁樹所知道的事情,宦官集團發動又一次舉鉤黨攻勢,還特別點名要對右扶風嚴加巡查,以此敲打袁氏,試圖讓袁氏服軟,要求袁氏多多少少給個態度出來。
袁逢對此當然是怒火中燒。
媽的,居然敢拿我麒麟兒威脅我?
臭閹人,給你點顏色你還真的開染坊了!
其他的事情他可以忍,但是涉及到自己兒子的事情,他忍不了,他不能接受!
袁逢狂怒不已,袁隗也因為自己的失誤而感到愧疚,遂全力支援袁逢。
兄弟兩人聯手,發動整個京城所有和袁氏家族有關係的勢力,甚至包括一些宗室官員的勢力,一同對小天子劉宏發起聲勢浩大的覲見。
一大票官員直接闖宮,要求小天子停止這次沒有意義的舉鉤黨,不要繼續折騰地方,以免地方和中央離心離德,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因為正常官員苦黨錮之禍久矣,袁氏家族發起反擊之後,居然帶動了其他不同派系勢力的共同反擊,大半個朝廷全都站在了袁氏這邊,甚至不惜闖宮也要面見劉宏,要求停止舉鉤黨。
官員們被宦官的狂暴殺戮震懾已久,很是懼怕,但是怕中有怒,兩年半的積攢,讓大多數正常官員都極為憎惡宦官。
之前沒有帶頭的,尚且不敢鬧事,現在袁氏出來帶頭,他們全都跟著鬧騰起來了。
雒陽震動,宦官震恐。
當然,袁氏家族的手段不會那麼簡單,除了正面強攻,也有繞後側擊。
透過袁赦的關係,劉宏沒有被矇蔽,而是得知侯覽之所以要搞這件事情,主要就是出自自己的私心,要為自己的老孃報私仇,為此不惜拉上全天下一起躁動不安。
因為侯覽的私慾,已經引發了朝臣的強烈不滿和堅決抵制。
事情鬧得極大,影響極壞,如果繼續下去,後果不堪設想,甚至劉宏的天子之位都會受到影響!
劉宏年紀不大,但是對於皇帝之位還是十分敏感的。
之前的竇武兵變就是因為被劉宏誤以為是要廢黜他的皇位,所以劉宏才和宦官們站在了一起,甚至親自拔劍捍衛自己的皇位,直接促成宮廷內部的勢力全都向宦官傾斜。
而這一次,也是一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