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棠則去買了些小米、漿糊、和糊門窗的紙。
家裡的調味料像鹽和白糖也需要再補一些。
做肥皂的豬板油再補十斤。
小米七十文一斗,糊窗紙一文錢一張。
拉拉雜雜總共花了二百二十文。
還買了二十個鴨蛋和十個鵝蛋。
鴨蛋比雞蛋還要便宜一點兒,四文錢就能買一隻。
北川人似乎不太喜歡鴨子,鴨子比雞要便宜十文。
反倒是鵝比較貴。
一隻鵝要一百八十文,跟豬肉差不多價格,甚至略貴。
鵝蛋也貴,十文一隻。
沈清棠想,小雞能孵出來,小鴨子和小鵝應該也能孵。
又花費一百六十文。
還買了一口大鐵鍋,花費一百五十文。
之前買的鍋是小鍋。
現在買一口大鍋準備放進新房的廚房裡。
東西買了太多,沈清棠自己拿不過來,就坐在鐵鋪外面等沈清柯來接。
因為著急蓋房子,沈清棠這次沒賣肥皂和香皂,進城就買東西,買完就等著沈清柯。
麥秸稈農戶基本每家都有,很容易買到,而且麥秸稈很便宜,十文錢就能買一大板車。
沈清柯又花了二十文買編織線,然後到城裡去接沈清棠。
沈清棠買的東西放在麥秸稈上面。
沈清柯在前面拉板車,沈清棠在後面推。
兄妹倆很快回到山谷。
五間房的草蓆,一板車秸稈不夠。
沈清柯往返五次,買回來五大車秸稈。
準備好材料,一家四口還是分工合作。
李氏和沈清棠負責編草苫兒,沈嶼之和沈清柯則繼續做木工。
門窗只有框架,還需要做門板和窗扇。
另外紙糊門窗,不怎麼防風雨,還需要做門窗上遮擋用的木板。
編草苫也算是個技術活,並且這項技術不在沈清棠的技能範圍。
不過一般農戶都會,買麥稈時,兄妹倆順便請教了下農戶怎麼編草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