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祖父萬萬沒想到,大伯比他想的還不堪重任。
大伯都不是為人不夠圓滑的問題,而是不適合當官。
一個御史,竟然敢在皇子奪嫡的事上發表站隊言論。
沒滿門抄斬都是因為其他御史怕殃及池魚極力周旋的結果。
本就因身體不太好才辭官休養的祖父收到訊息後直接氣得一命嗚呼。
臨終前拉著沈清柯的手,含恨囑託:“沈家靠你了!”
事實上,早在察覺大伯不適合做官後,祖父已經開始在孫輩裡尋找下一代適合做官的。
在大乾,世家和皇室一樣,嫡長子擁有優先繼承權。
大伯就是嫡長子,只要他不太過分,祖父就不能越過他扶持二伯和爹爹。
到下一輩也一樣,要優先考慮大伯的嫡長子。
然而大伯的兒子都是庶子。
大伯孃肚子裡出來的,只有兩個女兒。
嫁出去的沈清黛和同流放到北川的沈清丹。
大伯家幾個堂兄,不能說都不成器,但都隨大伯,為人處世方面略有欠缺。
用現代話叫,情商低。
二伯家倒是嫡長子也有嫡次子,包括沈清鳴都是嫡出。
只是二伯家幾個堂兄弟從小被二伯孃嬌慣溺愛,各個都是紈絝,吃喝玩樂一把好手,當官就算了,免得害人害己。
唯獨沈清柯小小年紀就性子沉穩,文韜武略、為人處世之道遠超其他堂兄弟,將來定能帶沈家更上一層樓。
可惜如今被大伯所累,流放北川,只能在山谷裡伐樹蓋屋,磨得一手老繭。
沈清棠咬著筷子尖,暗下決心,無論如何,不能讓沈清柯的才能就此埋沒。
就算沒有青雲梯,她也能送二哥上九天!
***
休息了一晚,沈清柯和沈嶼之大清早精神抖擻地忙活著架其他的木樑。
父子兩分別站在前後兩堵牆上,一人手提一根麻繩。
沈清棠負責在地上把麻繩套在木樑兩端,父子倆齊齊使力把木樑提上去。
滑輪是好用,總不能滿屋裡挖坑埋支撐杆。
搭建好木樑後,再搭草苫子。
在南方,大概到這一步就可以開始掛瓦。
但是在北川,由於冬天風大雪多,所以在瓦片之下要先鋪草苫子。
草苫子是北川的叫法,沈清棠還知道另外一個名字叫草簾或者草蓆。
為此,沈清柯和沈清棠專門進了一趟城。
沈清柯去農戶家裡買秸稈,用來編草苫子和草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