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這句話,三人也就放心下來。
送走所有的人後,韓、莫、李三家聚在一起說著今天的事,當然最主要是韓書賢說著午餐肉的預定和三家對烤鴨烤兔的想法。
豐源酒樓的午餐肉從明日起每日供應兩百斤,當然,單單是酒樓肯定是用不了這麼多。
按照莫紫菀給提的點子,酒樓大門的一旁開了一個外賣口,專門用來賣店裡的特色菜品,而現在的特色菜品之一便是午餐肉。
豐源酒樓掌櫃當然是樂意開個視窗來單獨賣午餐肉了,午餐肉的生意有多好,他是親眼見到的,每日只買上半晌,去晚了就買不到,要是自己也能單賣午餐肉,酒樓的收入又會翻上一番,自己的月錢也肯定是水漲船高。
而之所以暫時不答應李廷敘和郭夢想要收烤兔、烤鴨的要求,想的還是想先在豐源酒樓上這兩樣,等到豐源酒樓這種開小窗單獨售賣的方式成功了,再給他們說,他們也才能同意也這樣開小窗。
不一樣的分店就此順利開起來。
一場賓主盡歡的開張之喜過後,韓書賢仍舊來往於書院和村子,和各大酒樓之間。
按照莫紫菀的說法,他主要負責午餐肉的外銷,把作坊做出來的午餐肉想法賣出去。
而宋南枝和俞思蓮則主要負責配製調料,調料的活比較輕省,花費的時間也不長,空閒著兩人就到處看看,檢查檢查。
莫庭雨主要負責看著每日的收貨,送貨。
李家人也有他們的職責,負責紅苕粉和養豬,還得保證紅苕粉不被人偷看了去。
總之,三家人都鼓足了勁地幹著,日子也越過越好。
許是莫家兩老的前半生把他們這一生的苦都吃完了,後面的日子是一日好過一日,過得也一帆風順。
作坊午餐肉的生意如之前宋南枝背貨到縣裡賣時一樣,每日都不夠賣,好在修建作坊的時候就留了心思,把作坊修得夠大,便又招了人進作坊來做工,加大午餐肉的生產。
不但招人了進作坊,還又找了鐵匠鋪打造了十個烤爐回來,準備把烤鴨先烤起來,至於烤兔,一個一個慢慢來。
打造烤爐同時,還有鼓動村裡人養鴨子,不過現在養鴨子肯定是趕不上馬上就要用,便又命人出門收鴨子回來。
為此,他和俞思蓮還又專門去了一趟牙行,專門挑選了十個家丁,以及丫鬟三個,婆子兩個回來
。
不但自家添了人,給莫家也挑選了四人,四人是一家,夫妻兩人帶著一兒一女,女兒為大,已有十六,兒子今年十四,都能幫著做事。四人原本是富戶家看守莊子的,受主家牽連被迫又被賣身,俞思蓮見他們會種莊稼,人也踏實,便想著買回來幫著莫家種莊稼。
宋南枝看著四人,愣是不知道該說啥好!她不知道說啥,莫庭雨和她也一樣。
不要吧,又是春霖爹孃的一番心意,可收下吧!他們都是土裡刨食的,咋還使起丫鬟奴婢來了!這不是鬧笑話麼?
「嬸子,現在家裡事情越來越多了,等烤鴨出來了,事情會更多,你和莫叔就是再多長兩雙手也是忙不過來的,有他們一家人,以後地裡的活你們也就不用再操心了。」
要說還是俞思蓮最瞭解他們,雖然說出來的話都是為了他們在考慮,可兩人過了半輩子都是啥事都親力親為,這要一時馬上改變也是不能的,更何況,家裡地方小,他們來了也是住不下。
宋南枝也是這樣說的,說家裡住不下!
可這在俞思蓮拿了,根本就不是理由!
「暫時讓他們住在我家,等過些日子再讓他們住過來。」
買人前俞思蓮就是這樣打算的,這人帶回來自己總得還要再觀察觀察才能放心讓他們過去莫家,不然照莫家啥都不懂的,但凡他們有點其他心思,莫叔和宋嬸子都容易被騙。
更何況,家裡還有菀菀在,就更得把人多調教調教才放心。
「叔和嬸子也該考慮再修幾間房屋了,照現在這樣清遠是肯定不會走了,還有以後家裡來的人多了,也怕打擾到菀菀,得給菀菀單獨的修個院子出來。」
這更是兩老沒想到的,但事關莫紫菀,兩老一絲猶豫都沒,宋南枝馬上問道:「這要咋修我們也不懂,等菀菀和清遠下學回來,你再給他們說下。」
宋南枝和莫庭雨現在已經完全的適應了讓兩個小的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