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這段話資訊量還是很大的,劉赤平考慮了之後才回複道:“你認為下沉市場會是打車軟體的主戰場嗎?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他們似乎只是一二線城市決出的勝利者最後摘取的戰利品。”
“至於計程車還是私家車,這是政策的限制不必多說。”
“你注意到了uber的動作說明很有國際視野,不過短時間之內還不構成什麼威脅,也不會改變國內市場的格局。”
劉赤平一口氣回覆了他的長篇大論,林一當然還有下文,不過被伸手製止了,這位鵝廠總裁看著他說道:
“很遺憾林一,我們在打車軟體這條賽道上已經下過注了,而且正是目前市場份額第一的都都打車,我們不認為還有重新下注的必要。”
林一當然知道這一點,程惟在今年4月份拿到了鵝廠給的1500萬美元,是都都發展史上的關鍵一步。
最離譜的是,鵝廠這筆錢之所以落到a廠出身的程惟身上,是因為當時他在京城的競爭對手把鵝廠給拒了。
拒絕了?
後來的人再看這段故事只會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此一時彼一時,未來的創業者求之不得的鵝廠“父愛”現在看起來還沒有那麼誘人。
對方的理由是擔心鵝廠的入股會影響公司的獨立性。
但林一憑著“先知”的經驗,當然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有一個好“爸爸”在這場戰爭中有多重要。
那是天和地,生和死的區別!
所以他明知道鵝廠已經投過都都打車了,仍然堅持要跑這一趟,此時林一據理力爭:
“打車軟體勝負未分,以鵝廠的財力完全可以多頭下注。”
“據我所知,在千團大戰裡面鵝廠一開始是和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合資成立了高朋網,現在已經被市場淘汰,但是現在鵝廠又在接觸點評網。”
“劉總就這麼相信都都打車能夠笑到最後嗎?”
劉赤平心裡奇怪,點評網是現如今團購行業裡面唯一能跟每團叫板的存在,其實它不僅接觸過鵝廠,也接觸過熊廠。
對行業有所瞭解的人能猜到這點不算稀奇,但林一這麼信誓旦旦彷彿他對鵝廠瞭如指掌的樣子。
不過劉赤平依然面色不變:“關鍵並不是財力,林一,你憑什麼讓我相信我們有分散下注的必要?”
“因為程惟畏懼a廠的力量!”
林一看著他非常認真地說道,“劉總,你很清楚作為程惟和王鋼都是a廠出身,和a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且據我所知你們找到都都之後,他們第一反應也是拒絕的對吧?”
“他們在a廠待太久了,很清楚a廠是什麼樣的龐然大物,但是a廠在這條賽道上已經先選擇了臨安的快都打車,不願意接納他們。”
“即便如此,程惟在面對你們丟擲的橄欖枝的時候依然非常猶豫,最後是小馬哥親自出面,加上他們沒有別的選擇才不得不就範。”
“劉總,你很清楚以後一定會跟a廠狹路相逢,以他們這樣的態度,你能保證他們始終心向著鵝廠嗎?”
劉赤平這回是真的有點驚訝了,他沒想到林一連這樣的細節都能打聽到,難道在都都打車那邊還有線人?
不過這位大老也是見過世面的,他並沒有被林一輕易說動。
“林一,你的功課做得很細,對競爭對手也非常瞭解。但我們是不會根據這種捕風捉影的猜測,來決定公司的整體戰略和投資方向的。”
“我還要提醒你一點,正如你剛才說的那樣,鵝廠選擇了都都打車是pony見過程惟之後親自定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