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愛一個人的能力,都會在青春期結束之後急劇下降。
當然,也有少數人,會把這種可以稱之為【初戀加持】的能量,留到往後一點的人生。
然而,任何一種加持都是有時效性的。
過了,很有可能直接就沒有了。
高中的時候,談戀愛叫早戀。
家長几乎都會反對。
大學的時候,爸爸媽媽還是讓好好唸書。
不希望因為愛情那點小事,影響學習。
等到大學一畢業,各位親爹親媽就開始畫風突變:
【你都畢業了怎麼還不結婚?】
【你什麼時候能讓我抱上孫子!】
【你一放假就在家裡蹲幾時才能有物件?】
【你再不領回家一個明天就給我去相親!】
這大概就是最傳統的中國父母吧。
他們希望自己的小孩子,在正確的時候幹正確的事情。
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習。
學習一結束就立馬組建家庭。
確實也是有人能做到這一點的。
但這樣的幸運不是每個人都有。
而且,比現實還有更為現實的,是就算真的在【正確】的時候,幹了【正確】的事情,【正確】這兩個字本身,就有可能是最大的不正確。
聶廣義就是照著最最【正確】的人生軌跡走的。
發展到現在,他甚至都還算是幸運的。
因為,更多的人,可能就那麼渾渾噩噩地過下去了。
有的開始花天酒地,有的開始覺得家庭可有可無。
有的因為有了小孩,就勉強湊合在一起。
還有的,形同陌路,把夫妻處成了仇敵。
聶廣義就是因為見得太多了,年紀也已經非常成熟,才會覺得他和廖思佳的好聚好散,也算是一個還不錯的結果。
拿出來評分的話,至少也是中等偏上。
知道聶廣義和廖思佳真實關係的人,包括宣適在內,其實都還是很佩服他的。
一個功成名就的天才少年,在事業巔峰時期,選擇淨身出戶。
聶廣義願意為自由付出的,比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成功人士都要更多也更徹底一點。
聶廣義為廖思佳做的,也確實是一般被欺騙和辜負過的人做不到的。
可知道真實關係的人,原本就鳳毛麟角。
在這種情況下,聶廣義是很容易被誤解的。
而他自己,也沒有出面解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