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這個字,張笑鳴也曾經和陸然提到過。
在他們剛剛接觸時,張笑鳴就說過,心理學,除了要學,更重要的,是去悟。
而張笑鳴也經常誇讚陸然,是一個有悟性學習快的孩子。
怎麼這會兒,到了本子這裡,它卻指責陸然沒有去悟呢?
“你說的悟,是指……”
陸然的問題還沒有說完,本子就又寫道:“你以為,自己成功治療了幾個個案,就算是悟了麼?”
“這……”
“你以為,自己的催眠考試得了一個第一,就悟了麼?”
“難道,這些都不算悟麼?”陸然還是不太明白,本子想說什麼。
“不夠,遠遠不夠!”陸然能夠從這個用詞上看出,它在朝著自己大吼。
果然,下一刻,他就看見一隻戴著框架眼鏡的兔子,出現在了頁面上,手裡拿著一柄長長的戒尺,敲打著身後的黑板。
“不錯,現在你的成長已經快於其他一般的學生了,但是,這樣就夠了嗎?
不夠!
如果你現在還把競爭的對手,放眼在你的那些同學身上,那可就枉費了我跟了你這麼久啊。”
看到本子寫得一本正經,苦口婆心的,陸然能夠感覺到,它對於自己的期待,非常的高。
比所有在他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老師,對他的期望都要高。
為什麼呢?
它怎麼會對自己報以這麼大的期待和信心?
“在個案上,你的確能夠把技巧熟練地應用到治療上了,效率也算高。
然而,對於技巧的學習,你還是停留在‘把技巧不停地練習,在使用的過程中總結經驗’這樣的過程。”
“難道,不應該是這樣嗎?”陸然再一次困惑:“技巧的學習,就是應該在使用的過程中,變得熟練,不是嗎?”
“僅僅是熟練,就足夠了嗎?”頁面上的兔子抬了抬自己的框架眼鏡,鏡片上,犀利地反了一下光,“回想一下,你是怎麼在考試中,勝過對手的?”
“在考試時?……我贏了夏嵐,是因為在那一場考試中,我的催眠方法,略勝於她。”陸然回顧道。
“那麼,請問,你是因為催眠的技巧掌握得比她更熟練,而贏過她的嗎?”
本子的一個問題,問得陸然一時語噎。
它問到了關鍵處。
陸然仔細地思考了一下,答案是否定的。
不是的,技巧的熟練,只是成功的一個因素。
然而只有熟練,是不夠的……
陸然回想當初的考試過程,真正讓考官們覺得,他比夏嵐高出一籌的地方在於,他比夏嵐,對於催眠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經過了平日的積累和思考,他在當時,有了一種頓悟,所以才一時產生了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