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想象的得到徐健峰老師的認可和鼓勵,陸然很意外,也很感動。
他覺得自己在做的,就是一個諮詢師、一個學習之人的本份而已,竟然能夠被徐老師如此看重,他打心眼裡覺得值了。
陸然也更加堅信,他付出的那些努力,曾經的掙扎和堅持,一路走來,沒有選錯。
另一邊,聽著徐老師的回顧,夏嵐也怔怔地看著,彷彿看見了當年她自己的身影,蓄著齊肩的學生頭,揹著雙肩包。
有了一絲悵然。
“回到先前我說的羅森塔爾實驗,為什麼自證預言的效應,往往能夠發生呢?”
徐老師繼續說道:“原理很簡單,可以說,這些老師,都被羅森塔爾這個心理學專家的身份催眠了,他們相信,經過心理專家的測評,那20%的孩子,就是天才。
當面對這些天才兒童的時候,老師們給予了更大的期望,耐心和鼓勵。
當孩子們的優點被老師們放大的時候,那麼缺點,似乎也不是那麼礙眼了。
困難在老師和孩子的心裡被縮小了,他們有了更大的能量,去克服他們面前的阻礙,成功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實現的。
這裡面沒有魔法,只是相信的力量,在起作用。
做一個簡單的假設,如果我們的老師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能先經歷這樣的一次催眠,那孩子們接受的教育是不是能夠在不知不覺間得到提升?
難道鼓勵孩子們變得優秀,比不上矯正一個學習不良的孩子,更有意義嗎?
在我看來,這同樣是一個心理學者可以做出貢獻的地方。
於是,我們最先從教育領域,開始了各項試驗。
我們對國內的一些小學生,中學生,進行羅森塔爾的實驗,也嘗試對教師有目的性,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培訓等等。
除了教育領域,我們還關注人的身心平衡,包括一些心理保健的領域,包括人的潛能開發的領域,很多很多,我們從最初的一個點,發散出了越來越多的點。
就像一個種子,種在地裡,一天天地成長,發展,最後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但是我們仍然不會滿足,我們還在生長,我們要延伸到更多的領域,更多的國家,還有更多的專案。
這就是我的精神,是藍海的精神。
不停止追問,相信自己的潛能。”
徐老師一口氣把他今天要說的,最核心的觀點,全都拋了出來,一氣呵成。
講話震懾人心,同學們安靜了片刻,又慢慢鼓起掌來。
捫心自問,什麼是一個諮詢師的目標,什麼是終點?
透過藍海的考試,還是成為一位優秀的催眠師?
而徐老師給他自己的目標,是永無止境。
年輕的學生聽了,感到醍醐灌頂。年長的學者聽了,則會回想當年,反省自己對於這門學問的喜愛,是否還一如既往。
原來大師的魅力就在於,他的那顆心,始終那樣赤誠,保持天真和求知的心態,像孩子一樣,探索和好奇。
說完這番話,徐老師打算停歇一下,留有空白,讓大家回味和思考,這也是他的演講技巧之一。
他跟大家點頭示意了一下,招手說,“大家先休息片刻吧,等等我們再繼續。”
坐在臺下的同學們,又紛紛走上了講臺,圍著老師轉了起來,一時間,教室裡又是一窩蜂地堵在了講臺和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