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
王猛夫婦過浥海,恰逢慕賊犯冉魏;
浥城百姓聞風跑,深怕城破遇兵災。
景略獻計定乾坤,冉塗用兵蜂尾山;
百士守城收奇效,射殺三千成英雄。
王猛夫婦這日來到冉魏地界的一處叫浥海的一個城池,這個城池離冉魏國都鄴城已經很近很近的了。這冉魏的國君叫冉閔,冉閔原來是後趙的一個將軍,被後趙皇帝石鑑封為大將軍、平南候兼京城都尉。冉閔權力一大,慾望就膨脹起來,於350年潤正月殺死後趙皇帝石鑑,自己建立冉魏,定都鄴城。
浥海城池靠近黃河南岸,這時正在發生與燕國的戰爭。王猛一路上從浥海城逃出來的老百姓口裡得知是鄰國前燕慕容俊派兵前來攻城。守城的將領是被冉魏的國君冉閔封為名侯王的冉塗大將軍,而攻城的是前燕國的大將軍慕容愚。說起這慕容愚,冉魏的百姓就談虎變色,驚懼三分。且撇下慕容愚威名遠播,手段毒辣不說,只憑慕容愚的殘暴就令冉魏的百姓和官兵都畏懼不已。風聞慕容愚每攻陷一座城池後,必讓自己計程車兵屠城三天。凡被其攻下的城池裡的財物、糧食、女人由誰搶到就歸誰所有。但規定士兵蹂躪女人三天後就不準收留下來,要麼直接殺戮,要麼趕到營帳前面集體活埋,殘忍的程度,罄竹難書。因此,不管守城的將士如何同仇敵愾,一聽聞前來攻城的敵人是慕容愚的部隊,城裡的百姓就會聞風喪膽一鬨而散,官兵想制止除非像慕容愚一樣屠城。但城池的老百姓都是自己的親人骨肉,官兵怎敢忍心下得了手去,就只好任其百姓逃跑。而一座城池失去了城中老百姓的支援,就意味著是一座空城,人心早就散渙了。因此,慕容愚的部隊幾乎所向披靡,總是打勝仗的多。
詹姝聽聞,不覺內心也開始害怕起來。於是她對王猛說:“夫君,如此說來,咱們還是繞城過去,先避開這場災禍再說吧。”
王猛只得設法安慰詹姝內心的恐懼。他本想說服詹姝,進城去摸索一下守城將士計程車氣。他也耳聞冉塗在冉魏是個名將,大小勝仗打過數十次。因此,冉塗的戰術技能一定也是非常高超的。假如自己能夠親身體驗一下實戰的經歷,那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良機。
現在,詹姝被逃跑的百姓所迷惑鼓動影響,心存恐懼也屬正常。他顯得非常矛盾,一方面不能對自己的妻子不管不顧不問緣由,冒險進城;雖然,王猛並不懼怕城池裡官兵將自己當作奸細給抓起來或著殺死,但誰又能保證自己不出風險。而且,這個時候,守城官兵人人緊張自危,往往這樣計程車兵是最恐怖的。何況,士兵在這個時候殺死一個身份不明的人,完全不會受到上司的任何責罵和懲罰,反而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獎勵也說不定呢?另一個方面,如此千載難逢實戰機會若放棄錯過,不知何年才能重遇?
思考往往是十分痛苦的,即使是像王猛那樣理想宏遠的思想家,同樣也會在不可預測的推理面前束手無策。
為了安慰一下自己的愛妻,王猛決定暫時帶詹姝繞開浥海去別處躲避。距浥海城池三十里外有個地方叫蜂尾山,此地山高林密多溶洞,山路崎嶇曲折,山上荊棘縱生,是非常適合百姓藏身之處,出城的百姓大都選擇此地作為避禍的場所。詹姝也覺得這是個十分理想的地方,這樣的距離離戰場恰恰適中,攻城方不會將部隊駐紮在離城池這麼遠的地方,而守城的部隊也不會安排伏兵於此。
詹姝要王猛跟隨這些百姓一起逃走,這樣可以不失去目標迷路而耽擱了轉移的時間。王猛只得服從詹姝這樣的安排,不過在王猛的心裡卻還在翻騰起伏不已。王猛想假如今天這場戰爭由自己跟前燕的指揮官來指揮這場攻防戰役?那麼,自己的隊伍恰恰是應該駐紮在這個叫蜂尾山的地方,那可是個最理想不過的打伏擊戰的理想之地:攻,可以出其不意;守,可以佈置疑兵;退亦可以從容不迫。此等得天獨厚的排兵佈陣的天然屏障絕好場所,假如慕容愚沒有將其考慮進去,那麼,慕容愚將軍的所謂足智多謀只不過也只是浪得虛名罷了。
反過來,假如冉塗善於帶兵打仗,那麼,他更應該利用自己的部隊熟識這裡的地理環境的優勢,將疑兵設伏於此,等待時機,引誘慕容愚的部隊進入自己的伏擊圈進行一次殲滅戰。總之,誰優先考慮到這個有利地形進行提前埋伏佈置,誰就能夠取得這場攻防戰役決定性的勝利的主動權。
現在看來,很可惜這兩支部隊都沒有按自己的構思進行排兵佈陣,看來他們只是徒有虛名而已。
於自己的心裡傾向一樣,王猛此刻是十分同情冉塗的城中百姓的,畢竟一個城池的得失,傷害最大的還是城池中的老百姓。但對於冉塗和慕容愚這兩個人,都沒有什麼更好的印象。慕容愚的濫殺屠城,說實話實在是殘暴了點,對百姓不愛惜不仁慈的部隊往往很快就會自取滅亡。而冉塗也差不多。雖然冉塗沒有像慕容愚那樣殘暴成性,但聽家兄雷鎮說過,他也不是一隻好鳥,他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驕傲自滿,對待自己的百姓總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不過聽自己的師兄講,這個冉塗還與雷鎮有過一些交集,冉塗對雷鎮倒很義氣。王猛不敢肯定師兄所說的冉塗是不是就是眼前的這位將軍或許只不過是個同名同姓而已。冉塗每一次打了勝仗,他也會放縱自己計程車兵姦淫擄掠一天,他的兵士因此也都是無惡不作的傢伙。所以,今天這兩支部隊相遇,配得上半斤對八兩,誰勝利都有可能。但王猛還是期望冉塗能夠取得此役的勝利,畢竟他現在是防守的一方,而不是侵略的一方,若撇開其他因素不去考慮,那麼,冉塗至少是站在道德的高度上。王猛只知道冉塗還是雷鎮的朋友,只是王猛不能理解的是雷鎮為何要結交像冉塗這樣的人來做什麼?
正當王猛夫婦跟隨大批百姓朝蜂尾關快速轉移避難的時候,突然從浥海的城門裡飛奔出來一隊騎兵,正向他們的方向疾馳而來。跑在最前面的幾個士兵將所有的百姓攔截住後大聲喊叫道:“所有的浥海城的百姓們聽著,今冉將軍有令,凡是浥海城的百姓一律回城配合官兵嚴防死守,不聽命令者一律格殺勿論。”
老百姓熙熙攘攘全部擠在一起,猶豫不決,官兵再次大聲喊叫:“再停頓不返者,立即處死。”
王猛這時對身邊的百姓們大聲揮手說:“父老鄉親們,咱們都是浥海城的老百姓,與冉將軍一起守護自己的家園是理所應當的。父老鄉親們,聽王某一句勸,都回城裡去吧,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守護城池,即使最強大的敵人,他們的陰謀也是不會得逞的。”
如此一宣傳鼓動,再加上官兵的虎視眈眈,於是,城外的百姓只好都扶老攜幼轉身朝浥海方向走回去。
詹姝緊跟在王猛身邊,這時也彷彿已經明白了點什麼,只見她緊追上夫君的步伐,半開玩笑道:“你何時又成了冉魏的子民了,還與這些百姓稱兄道弟了起來?”
王猛似笑非笑道:“此時參雜在他們中間,你若要分出個子醜寅卯來,麻煩就會一大堆,倒不如入鄉隨俗,矇混過關再說的好?”
詹姝聽了,不好辯駁,只好不再作聲。
原來,城裡百姓一聽聞前燕的慕容愚要來攻城,早就人心騷動不安起來。此謠言一經傳播,立即就有百姓開始逃離出城,引起滿城風雨。冉塗的謀士雉瓔趕緊向冉塗參謀,制止百姓出城,讓冉將軍下達一道死命令,命令城中百姓以保護城池為重,若放任這些百姓悉數出城,形成浥城空城,那麼,慕容愚帶兵到此,幾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取得勝利。
王猛覺得這雉瓔還是有些計謀手段的,但不知接下來他為替他的主子想出什麼計謀來拒止慕容愚的進攻。
王猛與詹姝選一家緊靠冉府的一處驛館落腳,主要是王猛想盡早探聽到冉塗的排兵佈陣是否合理,是否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遠見謀略。
第一天過去了,相安無事;第二天眼看也過去了,除了城樓加強了盤查防護,沒有多少新鮮的內容;第三天直至午時,王猛已經在飯館裡躺不住了,於是對詹姝說:“賢妻,為夫欲出去散散步,本想攜你一塊,可時局危急,城裡街道亦不十分安全,萬一有所閃失,可不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