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達臉上一喜,隨即說道:
“好……嘶,不好!”
他撩起衣服,看到腰間的軟肉被捏紅了:
“我都說不好了咋還捏呢?”
“體驗一下婚後的感覺,省得到時候你欺負我不知道該怎麼反擊。”
原本有點呲牙咧嘴的潘達完全被“婚後”兩個字迷住了。
他把衣服往上撩了撩:
“要不你……再掐兩下吧。”
“幹嘛?受虐狂啊你?”
“不是,我怕這是個夢……”
店裡。
鍋裡的油已經燒熱。
林旭提著控幹水的雞一個個放進鍋裡炸制。
這一步油溫要稍高一些,把雞皮儘可能的炸幹炸透,這樣放進滷湯裡後,雞的表面才會起虎皮,同時雞皮在滷製的時候也不容易破皮。
不過在放雞之前,雞身上的水分一定要控幹。
特別是腹腔,要是有水分的話,鍋裡的熱油很容易四處迸濺。
雞皮上因為有麥芽糖的緣故,放進去沒多久,外皮就被炸得焦黃中帶著紅潤。
“我當學徒那會兒,雞炸到這種程度就可以撈出來了。”
徐新華見老闆沒有往外撈的意思,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真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做法啊,有人做燒雞,炸一下讓表皮收緊就出鍋,也有人會炸得稍稍有些過一點再滷。
每個人對烹飪的理解不同,對燒雞的口感要求也不同,所以炸的時候就會有明顯區別。
又炸了一會兒,當雞皮從剛開始的金黃色完全變得紅潤,林旭這才拿著漏勺,將油鍋裡的雞一個個撈了出來。
撈出來的雞放在一邊控油,隨即開始炸下一鍋。
剛炸好的雞不能下入鍋裡,否則雞皮容易爛,要等溫度稍稍降低下來,這樣才能放進鍋裡滷製。
而之前熬好的滷湯也需要關火靜置,這個溫度也得稍稍低一些,防止雞入鍋的時候,高溫的滷湯燙壞雞皮。
所有雞都炸完,林旭活動一下肩膀,將第一鍋炸的雞慢慢往滷湯裡放。
做燒雞最節省成本的方式是是用大號湯桶,桶底墊上一張防止粘鍋的竹篦,接著把炸好的雞一圈圈整齊的碼放進去。
全都碼放好後再倒入滷湯,這樣能讓空間利用率達到最大,而且湯桶的熱量更加聚攏,更節省能源。
但林旭沒這麼做,今天畢竟是實驗性質,而且大號湯桶沒有夾層鍋好用。
夾層鍋是全面受熱,鍋裡的溫度基本一致,湯桶是底部受熱,鍋裡自下而上的溫度不一樣。
兩種容器的不同,造成燒雞的品質也不一樣。
雞全部放進滷湯中後,林旭往裡面加了一盆做虎皮雞爪的滷湯和半盆滷鴨貨的滷湯。
做滷品離不開老湯,而老湯的放置時機也很重要。
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切準備就緒後澆在最上面,這樣老湯的味道可以自上而下滲入到滷製的食材中。
同時也能在滷湯表面形成一層保溫層,讓滷湯的溫度更加恆定。
老湯倒進去後,再淋入一大炒勺白酒,齊活!
大火把滷湯燒開,勐火煮十五分鐘,讓沸騰的滷湯將雞煮透,煮出雞肉中的血水和雜質,並讓肉中的異味隨著酒精的揮發帶走。
接下來,就將火調到最小,讓鍋裡的滷湯保持在微微沸騰的狀態。
所謂的微微沸騰,就是偶爾有個小氣泡翻上來,其它時間滷湯表面是一層油脂浮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