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奔中止:家長按頭
過了片刻,譚病咳嗽幾聲,道:“我自幼體弱多病,恐將壽元無多,確有一物,真人若能找來,此事好商量。”
“何物?”
“蔓藤花……”
“這有何難,要多少?”
“真人莫急,我話還未說完,”譚病道,“蔓藤花,要至少生長了一萬年以上的。”
“萬年靈藥?!”沈逸舟皺眉:“我雖對靈藥一事瞭解不多,但太清宗應當有萬年份的蔓藤花,我去問一問師尊,少閣主要幾株?”
“一株足以,需根莖俱全。”
“好,我這就回太清宗。”沈逸舟說罷,即刻起身告辭,臨走前道:“請少閣主等我訊息。”
“靜候真人佳音。”
譚病讓護衛崔陽代為相送。
用膳後離了花廳,楊善由一名侍女引路,去了靈植園。
這靈植園早聽月鳶提過,是單獨修建給譚病靜心養病的,若無他許可,便是府中人亦不可出入。
楊善獨自步入其中,見果然修建精巧,處處靈氣氤氳,一步一景,蓮池水閣,靈圃溪橋,競相爭奇。花叢內隨意一株不起眼的雜草,或許就是能入藥的靈草靈花。
楊善一邊感慨靈光閣的底蘊,一邊漫無目的散步,如此走了約莫幾十丈,路過一片紫竹林,看到左側藤牆開了一道拱門,他便隨著路拐了進去。
眼前豁然開朗,竟是一處寬闊的方形場地,楊善注意到,場地四方埋嵌了靈石槽,這使得此處可以隨時開啟法陣。當他腳步踏入,法陣便自行運轉起來,一層淡淡的光罩從底下浮起,漸漸合攏在頭頂上方。
剎那間,風聲、水聲盡皆不聞。
原來是一處法陣形成的保護結界,這結界隔絕了外界聲音,並在場地四周形成護壁。不過這類保護結界,通常只會用在比鬥臺使用,主要使打鬥雙方的法力不波及影響外界,盡情切磋,比武鬥法。
楊善不禁尋思:難道譚病雖身體弱,但私下其實很渴望變強,因此譚夫人才會在靈植園中修造這樣一處場地?
這一發現好像使他發覺了對方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楊善忍不住按照自己的猜測進一步設想,如果譚病在這裡練習武藝,他會習慣用什麼法器?他的音律造詣極佳,會不會是平日裡撫琴的那把「金蓮」。
站在原地思考時,楊善注意到了地面有許多深深淺淺的痕跡,他蹲下身,以手觸之,確定這是劍氣所留。
楊善少年時,經常和師兄比武鬥法,曾無數次領略過楚雲陵手中滄瀾劍的威力,以至於他清楚的知道,不同出招方式的劍痕留在多數物體上會是什麼樣。
眼下,這些深淺不一的痕跡,更像是兩個劍道修為天差地別的人留下的。淺痕所留的時間更久,明顯是個修為較弱之人;深痕則覆蓋在其上,劍氣精純,是較新的痕跡,劍招和修為都遠超前者,應是像楚雲陵那樣擅於用劍的修士。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劍道新手和一個劍修高手所留。
楊善很快對應人選。靈植園是為譚病所修,尋常人進不來,能進來的,自然是他的雙親了。譚夫人修為不錯,但初見時,她手中無繭,說明不是慣於用劍之人,而靈光閣閣主倒未曾聽聞擅於何種武器,這劍痕,應是他給愛子喂招時留下的。
不過,譚病從未說過自己還會用劍。
他想得入神,回身時,才在法陣外發現了不知何時到來的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