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曬谷
金黃一片的秋季是他們最忙的日子,將稻田裡的稻穀收割後又要把一袋袋的穀粒背到村裡那塊大曬壩晾曬。
村裡的曬壩都是用一塊塊大石頭鋪成的,中間的縫隙用的是那種黏黏的土。畢竟要供村裡幾十戶人家使用,所以這塊曬壩又寬又大,可以同時曬許多家。
因此當人們收割工作完成後,這塊曬壩就會聚集很多曬谷的鄉親,那場面很是熱鬧。割稻比較早的沐恩和蘇秀才搶先佔了大樹下的位置,因為大樹底下會陰涼一些,沒有其他地方那麼曬。
雖然是到了秋季,可割稻曬谷這幾日都是大太陽,聽村裡的老人說這是秋老虎下去,炎熱天氣的最後一波。
雖然這大太陽曬得人難受,但對於才收割的稻穀來說卻是好事,要是連續出幾個大太陽,他們就能把糧食曬幹及時裝倉。
曬谷這活說起來輕松但做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除了要防止那鬧人的鳥雀來偷啄糧食外,還要看天氣來曬。
這個時節的天氣是比較折磨人的,有時候明明是太陽天,沒一會兒天空就會起烏雲,那麼曬谷的人們就會去曬壩把糧食又裝回家裡,免得被雨水打濕,弄壞了糧食。
而且每到天黑時,他們都會把曬壩的稻穀掃到一起用竹簍裝回去,等到第二日又挑過來繼續曬,如此反反複複,過程十分繁瑣,不過這時候的他們倒是可以閑下來同人聊天說笑,也算在繁忙的秋日有了一陣清閑的日子。
這曬谷的日子裡,也會有小孩用竹子做的簸箕來捉鳥,他們會用一根木棍作為支撐點,在木棍上面套著一根棕櫚葉搓的長繩,他們會在下面撒一把穀粒,然後那小孩就會用手拽著繩子的另一端。只要鳥雀一到框子下面啄食,機靈的小孩兒就會馬上拉繩子,這樣就能捉到鳥,然後給家裡加菜。
“沐哥哥,你快呀,我捉到兩只麻雀。”負責在這裡小麻雀的小孩兒最近喜歡和沐恩一起說話,一抓到麻雀就跑到他面前炫耀。
“小毛猴真厲害!”沐恩挺喜歡這小孩兒,不同於裡正家的寶兒那般頑劣,平日裡都跟著自家爺爺奶奶幹活,雖然我還有四五歲但是很勤快。
“那我再去抓,要是抓上五六隻就能給爺爺當下酒菜了”這就是窮人家的小孩兒早當家,他的母親生他的時候難産,父親去了外地幹活。
剛從鎮上回來的蘇秀才並沒有直接回去,而是來曬壩這裡找沐恩。
“恩哥兒,我回來了。”
“蘇秀才你又買了什麼?”沐恩笑臉相迎,然後吹了吹一旁地壩的灰塵,示意他來自己身邊坐著說。
蘇秀才把可以背的書架放在一邊,然後從裡面拿出油紙包的三個大肉包遞給沐恩,“給你買了兩個包子,你不是喜歡吃那蔡大嬸家的包子,可能有點冷了。”
沐恩拿了兩個,本來打算把多的那個和蘇秀才一人分一半,又看到眼巴巴看著這邊的毛猴,一時起了憐憫之心,便招呼毛猴過來。
“毛猴過來,你把這個包子拿去吃了,別被人看見知道嗎?”
雖說村裡人大多數不差吃的,但是捨得買肉包的家庭卻不多,特別是毛猴他們這樣清貧的人家。
“包子,好香啊,沐哥哥這肉包真的給我嗎?”毛猴一副吃驚的模樣,小心翼翼地捧著那已經冷掉的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