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們對軍歌有些陳舊的印象,當然了,這種為了完全為了評比學唱軍歌的操作我也不是太喜歡。不過咱們現在可以先聊聊,為什麼要唱軍歌。”
“來來來,首先說說你們知道的軍歌有什麼?”
溝通必須是雙向的,示意學員們坐在已經泛黃的草地上,沈耘右手掌心向上抬了幾下,示意學員們主動一點。
經歷了這幾天的生活,作戰指揮系的新生們對沈耘印象很好。崇敬和嚮往之中,有幾個男孩子開始踴躍發言:
“報告,我知道團結,打靶,還有當兵的人。”
“報告,我知道軍中綠花。”
“報告,十送不知道算不算軍歌?”
此起彼伏的聲音讓沈耘心裡一陣竊喜,只要這些孩子還知道這些,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還行,都知道不少。不過我要給你們先講講軍歌的意義。有位大音樂家說過啊,音樂應當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所以軍歌最核心的意義,就是振奮精神。”
“在部隊裡,軍歌是一種文化。吃飯前會唱,操課前會唱,打靶前會唱,開會前也會唱。枯燥的訓練生活會因為軍歌產生色彩,嚴格的紀律也因軍歌帶有柔情。”
“我們歌頌祖國,歌頌黨,歌頌人民,也歌頌我們自己。軍歌可以時刻提醒我們,我們有一種特殊的身份,叫軍人。”
“很多人都會以為軍歌有些主旋律,不可避免跟假大空聯絡在一起。但是今天我要告訴你們,很多軍歌是來自於軍人真實的生活。”
說到這裡,沈耘掏出兜裡的哨子,以特殊的節奏吹了幾下。
在作戰指揮系的學員們不明所以的眼神中,不過兩分鐘時間,訓練場上所有的歌聲瞬間停止,而那些教官則如被攆的兔子,一溜煙來到沈耘面前。
緊隨其後的,是所有軍訓學員稀稀落落在他們身後站成數列。
“土豆,領唱戰士。”
“悠遠的號聲依稀聽見,青蔥的歲月那麼純粹……”
一首隻有隱鋒的老隊員們才可以唱出來的歌,僅僅只是剩下的幾個人,居然將這一首歌唱出了足以響徹大半個訓練場的效果。
當整首歌唱完之後,土豆幾個隱鋒的老人已經泣不成聲。因為這首歌,他們想起了當年隱鋒初創的時候,那段出生入死的歲月。而如今,老朋友一個個都離開了部隊,只剩下他們幾個還在堅持。
“每一首軍歌,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這首歌是我離開的時候,為我的老兄弟們寫的。我們一直想把當初相互擋過的子彈受過的傷都化在酒裡,可惜直到我們重逢,都沒有這個機會。”
“如果有一天我們都脫下軍裝,或許那個時候,就真的跟歌裡一樣,不醉無歸。”
“軍歌有鐵骨錚錚,同樣有俠骨柔情。今天我想讓你們看一看,你們從來都不曾見過的軍歌的模樣。”
PS:副作用略微明顯,今天保底一更,如果睡會兒會好點,會起來繼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