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信王邸
演武場上,一個小小的授勳儀式正在舉行。
在新來的100個少年面前,朱由檢親手將一枚枚銅製五角星別到鄭平等少年胸口。黃色的五角星在黑色勁裝上熠熠生輝,襯的站姿筆挺的少年們更是英武不凡。
“你們的表現,孤很滿意。”朱由檢大聲吼道,“你們配得上這身裝束。望你們在接下來訓練中,保持原有的鬥志,提高你們的水平,不負孤的期望。”
“願為殿下效死。”少年們本能地立正,激動的大叫。
那整齊劃一的動作,高昂計程車氣看的周圍少年一片熱血沸騰。
京城內
大明朝廷上現在氣氛有些詭異。似乎有一股暗流在暗中湧動。
魏忠賢的私宅中,閹黨的幾位骨幹也在開著小會。
“幾位,說說吧?咱們的大事怎麼推動啊?”魏忠賢率先開口。
聽到“大事”二字,顧秉謙和魏廣微露出幾分不自然的表情。
魏忠賢真的要做一件很大的事情。大到顧秉謙和魏廣微都完全不看好,他們正在絞盡腦汁,想打消魏公公的念頭。
魏公公竟然想重拾張居正的改革。
天啊!還有比這更大的事嗎?魏忠賢竟然要改革?
實際上,也不奇怪,人總要有點追求吧?
魏忠賢現在不缺錢。
自升任司禮監秉筆和提督東廠太監以來,魏公公是財源廣進。尤其趕走東林黨,獨攬朝政以後,那錢財更如流水般湧來。
錢不缺,權不缺。魏公公也就有了新的追求。
他想要名,想要名留青史的名。
青州案給魏忠賢開啟了眼界,讓魏忠賢清楚的認識到,他手中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趙家,這種他年輕時看上去龐大無比、不可戰勝的豪強,竟然在他一句話間就灰飛煙滅。
這種感覺真讓他迷醉。
朝堂上,幾個月來的說一不二,更讓魏忠賢自我感覺良好。
不知不覺間魏忠賢的目標變得遠大起來。錢不再是他唯一的追求,他越來越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大名。
如何才能名留青史呢?
魏忠賢苦思出一條道路。
魏公公野心勃勃的想為大明解決土地兼併的痼疾。
最近一段時間,魏忠賢都在聽門下清客講述張居正的政策。
張居正,萬曆名臣,一代權相。
他是大明王朝最像宰相的內閣首輔。
他的所作所為,就是他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
萬曆起始的十年,完全就是張居正的十年。
正是張居正的銳意改革,才能一改大明的頹勢,為萬曆朝夯下堅實的底子。
魏忠賢少年時期,剛好經歷過張居正全盛的時代。那個時代給他留下深刻無比的印象。
在張居正時代,民間豪強收斂,小民安居樂業。
魏忠賢入宮後,張居正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
作為萬曆第一權臣,在萬曆前十年間權勢更是無人能出其右。就算強勢皇帝如萬曆爺,也只敢在張居正死後才能發洩對他的不滿。
也許,張居正那滔天的權勢,才是魏忠賢心中最深處的野望。
魏忠賢認為,相比張居正初期的朝廷環境,他比張居正要有利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