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哪朝那代,總會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或名傳天下,或默默無聞,但他們心中都有一種為天下百姓,甘願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這種真正計程車,怎麼能不讓人肅然起敬。
徐光啟的表態深深震撼了朱由檢,他明白徐光啟那句話的分量。
“我可是大明的藩王啊!就為推廣新作物,徐光啟竟然甘願放棄自己的政治生命,來相助自己。他得需要下多大的決心啊?”
雖然不知道自己哪裡打動了徐光啟,但朱由檢也不由的站起身來。他正正衣冠,鄭重的向徐光啟宣誓:“我,朱由檢在此立誓,此生必不負先生重望。”
兩人重新坐下,朱由檢感到氣氛有些壓抑,他故意輕鬆的開口說道:“先生,您身體最重要。您不用過於勞累,明天我就安排5個府上人員跟隨您,做您的助手,一切聽您指揮。在保證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咱們爭取儘快拿出種植手冊的初稿。先在皇莊中推廣,在推廣中咱們再慢慢補充改正各種細節。”
“什麼?”徐光啟這是今天第三次驚呼了,不過這次他沒在直接詢問,而是閉目靜靜地想了一會。
過了大約半刻鐘,徐光啟睜開眼睛嘆了口氣“王爺高見啊。”
是啊,只要種植得當,就可以據此先拿出初稿。再依照初稿進行小面積推廣,推廣的過程中如發現錯漏,再做補充修改。
這個辦法雖然不夠嚴謹,但效率遠比反覆驗證完畢再做推廣,要高出很多。
第二天,徐光啟一早就趕到栽種甘薯和土豆的田地裡面。對地力的擔心讓他一夜無法安睡。
田地裡的情況,讓徐光啟又一次驚訝。
栽種第二季甘薯和土豆的田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地力經徐光啟檢驗,一點都不像種過一茬作物的田地,反而有些像休耕一年的田地。
皇莊就算都是上好的良田,可也不應該好到這樣啊?徐光啟看著田地有些發呆。他感覺這兩天他驚訝的事情有些太多了。
遠遠的路上,有兩個農夫推了一輛獨輪車慢慢走來。
看到獨輪車,徐光啟覺著自己完全都不感到驚訝。“嘿嘿,信王的皇莊還真是捨得花錢。”
農夫看到穿長衫的徐光啟走近他們,趕緊避到路邊。徐光啟卻好奇的湊了過去。農夫的獨輪車內,是滿滿一車肥料,難怪需要兩人照料一輛車子。
對這些肥料,徐光啟特別注意了一下“嗯,都是些上好的堆肥。”
這種肥料很好用,肥效也很高,就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型,數量也就相對較少。一般人家可沒處弄到這麼一大車的堆肥。
打量了一下臉上透著喜色的老農,徐光啟忽然冒出一個想法,不會這肥料也是信王弄來的吧?他向老農開口詢問:“這肥料哪裡來的?數量夠用嗎?”
老農的回答又讓徐光啟吃了一驚。
肥料果然是信王派人送來的,這徐光啟並不吃驚。他吃驚的是,老農竟然說這種肥料有的是,田裡管夠。
哎呀,這可就不得了了!信王從哪兒弄來這麼多肥料?難怪那些田地的地力,會保持的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