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唐凡先開啟一個灶臺,往裡面放了一大鍋水。
今天這兩個食材都要用到熱水,尤其是野雞,拔毛的時候需要很多熱水。
趁著燒熱水的功夫,唐凡拿來一段大蔥,把採摘回來的麻臉菇在蔥上蹭了蹭。
這是檢驗野生蘑菇有毒沒毒的一種土方法,如果有毒,蔥就會變色,如果不變色,那就證明這蘑菇沒毒,不知道這方法依據的是什麼原理,但唐凡以前試驗過,確實挺靈的。
過了幾分鐘,沒見大蔥變色,唐凡微微點頭,卻也沒完全放心,畢竟這方法確實土了點,沒啥科學依據,萬一不準怎麼辦,雖然他也覺得這麻臉菇應該沒毒,但小命就一條,還是多檢測一下的好。
又拿來一張白紙,唐凡帶著手套捏爛了一個蘑菇,把汁水塗抹在白紙上,然後拿來一瓶白醋,往上面滴了一滴。
這就是比較科學的化學鑑別法了,如果蘑菇有毒,這白紙就會變成紅色或者藍色,無毒那自然就不會變色了。唐凡同樣不知道這是什麼原理,但這確實是比較科學的方法。
又是幾分鐘,白紙依舊潔白如初。
見土方法和科學手段都檢測的沒啥問題,唐凡這才完全放下心來,開始安心的處理這些麻臉菇。
去根,沖洗,唐凡把所有的蘑菇都撕成小條放到一個盆裡,七八斤蘑菇看似不少,但這是鮮蘑菇,含的水分多,進鍋以後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麻臉菇處理完,熱水也已經燒開。
舀出一些熱水用來焯蘑菇,剩下的,全部被唐凡放進了一個小木桶中,然後他就抓著野雞爪子,倒立著就把野雞放進了木桶裡。
這是他以往處理野雞最常用的方法,處理野雞最麻煩的就是拔雞毛,而想要拔雞毛,就必須得用熱水燙。
燙了二十秒鐘左右,將野雞撈出,放在早就準備好的乾淨木板上,也顧不得上面殘留的熱水,唐凡雙手齊上,以極快的手速開始趁熱拔毛,那頻率快的,就和點鈔似的,還帶著一股子韻律。
先拔堅硬的翅羽,再拔身上的絨羽,撕去雞爪上的死皮,然後沖洗,用火燎去細小的絨毛,最後才是開膛破肚去內臟。
步驟看似繁瑣複雜,但對於不知道已經處理過多少野雞的唐凡來說,對這些步驟早已輕車熟路,駕輕就熟。
野雞處理完,在剁塊的時候,唐凡把整隻野雞分開剁成了兩種大小不同的肉塊,一種是乒乓球似的大塊,一種則是鵪鶉蛋似的小塊,那份小塊的雞肉還用料酒和鹽醃製了起來。
剁塊不同,自然是因為要做的菜不一樣。
唐凡今天準備用這兩種食材做三道菜出來。
一道辣子雞,一道幹炸蘑菇,還有一道自然就是野雞燉蘑菇了。
做辣子雞,是為了單獨品嚐一下這異界野雞的味道如何,中午沒吃到爆炒甲魚,現在吃個爆炒野雞也不錯,就算是小小的彌補回來吧。
做幹炸蘑菇也是為了單獨品嚐一下這異界蘑菇的味道!
至於野雞燉蘑菇,這個就不用說了,從這兩樣食材一起被發現的那一刻開始,這道菜就已經是必做菜品了……
先做野雞燉蘑菇。
開火,熱油,放入剁好的大雞塊煸炒,然後放蔥姜和幹辣椒爆香,再放些老抽和料酒,雞肉上色後放開水,等鍋中開始咕嘟嘟沸騰的時候,再把焯過水的麻臉菇放進去。
這就樣,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燉上個四十幾分鍾,這道野雞燉蘑菇就算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