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一不小心成了大導演 > 158影響(很不錯的名字的盟主31/31)

158影響(很不錯的名字的盟主31/31) (第1/2頁)

隨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路演點映,一些影評人當然也第一時間去看。畢竟這是林潤澤的作品,而前段時間他弄出的動靜可不小,並且是以醜聞開頭、以情聖收尾。

此人要麼是真情聖,要麼是洞察人心的超級高手。

風清揚傾向於後者。

他是入行兩年的專業影評人,什麼是專業影評人,就是從電影的專業方面分析影片的得失,從導演、美術、燈光、攝影等等方面打分,然後根據綜合得分來評價一部電影的優劣。

風清揚的一篇稿子,通常報價3000~5000元,而此時萬達給出的潤筆費就是5000元。

此時剛剛從影院回到家,拿出手機,看到上面的記錄的要點,開啟電腦,噼裡啪啦的打起字來。

“小燕子導演的青春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喚醒了觀眾對青春的集體回憶,中國青春片或許將作為新的型別片崛起。”

既然拿了人家的錢,風清揚當然要讓人家感覺值,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可以說是青春片的引導者,導演又是小燕子這個風雲人物,票房超過七億,他當然要把這部影片拿來和《那些年》比較,也算側面的肯定《那些年》的電影質量。

當然,《那些年》本身質量就很高,看得他這個三十多歲的老男人都心酸。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雖然都是由大陸導演拍攝,但或許是因為性別、年齡和所受教育的差別,這兩部青春片呈現出不同的特色。我將從影片風格、鏡頭運用、人物塑造、和導演風格各方面比較這兩部電影。”

“一、影片風格:濃墨重彩的油畫和清新唯美水彩畫。

《致青春》有一個悲劇式結尾,每個主角就經歷愛情的酸甜苦辣,整部電影濃墨重彩青春的迷惘和消失,瀰漫著一種藍色憂鬱。《那些年》則用陽光斑斕的色調言說青春的遺憾,細膩唯美的畫面、溫和純淨的色調,同時又兼具小清新和重口味。

……”

“二鏡頭應用:鏡頭語言教科書和式的鏡頭拼接。

《致青春》的鏡頭語言猶如一本鏡頭運用的教科書,譬如電影開始揚拍的一般法國梧桐,陽光斑駁樹影婆娑……教科書式的鏡頭堆砌,是影片風格比較遊離,缺乏流暢感。

而《那些年》中,充滿時的鏡頭拼接,四到十秒就切換一個鏡頭,影片中木澤和林潤娥聖誕假期約會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兩人玩鬧、吃零食的鏡頭交錯切換,這種蒙太奇手法讓影片明快流暢,極具情緒渲染力。

“三人物塑造:返點是人物形象與青春群像。

青春片散文式的結構、衝突緩和的敘事節奏、感傷浪漫的情節設定但是人物具有群相色彩性。青春片不會像阿甘正傳那樣用一個人的命運來闡釋主題,他往往依賴於青春形象。

……

相較於《那些年》,《致青春》中的人物傾向凝聚力較弱,人物形象相對臉譜化,人物形象鮮明卻不深刻,就如木偶一般,被導演擊落到熒幕前,演完一場戲就放在一邊。這是由於導演的多視角虛是引起的,有時候是全知視角、有時候是女主視角、有時候就是其他人,這種混亂的敘事視角消解了角色性格與電影情節、電影情懷之間的關係。

“四、導演風格:新晉女導演與百變新星導演

最新小說: 重生為君小說 第一神豪在都市 絕品神醫 傳奇從綜藝開始 桃源小巫醫 動漫紅包系統 我真的不想再吃狗糧了 絕色美女總裁的至尊高手 重生之日本大作家 靈氣復甦靈武紀元 我的父母重生了 我搶了哆啦A夢的萬能口袋 戰神殿 醫神混都市 夜夜生香 商界巔峰 女神的貼身醫師 桃源神醫 重生七零當神婆 奇門醫仙混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