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估摸著日子,略一盤算,心中早有了應對之策——
唔,這個時間,託曹正捎帶的書信,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已經到達東京,送到包不凡府上了吧……
又過了些日子,對直飲水管道搭建越發駕輕就熟的武峰,果然成功把案例移植到了陳村等其他幾個小村莊,實現了清水河周邊“村村通水”的階段發展小目標。
而從中受益的鄉民,除了每戶給武峰和他手下的武家村子弟繳納二兩銀子的月供外,還額外給他貢獻了多達六百點的聲望值。
也就是說,再差三百點,他就又能升級了!
想到這裡,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武峰,看著面前大把的銀子,上縣城賣饢的幹勁就愈發充足了。
說起來,最近潘金蓮因為來親戚串門,身體變得羸弱還碰不得冷水,武峰便安排她在家臥床休息。
至於他自己,則獨自挑起裝饢的扁擔,往縣城走去。
按理說,這些日子下來,武峰靠直飲水村村通工程產生的被動收入,已經基本實現了短期內的財務自由,並不需要再擺攤賣饢,但考慮到有一個大人物需要蹲守,他還是決定每天跑一趟菜市口。
這天,正義牌坊下,武峰如往常般賣完饢,正打算回家給潘金蓮飆幾句詩,不想,從中街同福客棧下出來的三名男子,卻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只見當先一人,身長七尺有餘,四、五十歲年紀,體態沉穩,闊臉方正,面板雖黑,目光中卻藏不住忠良剛烈,行頭雖賤,眉宇間依然有一股正氣長存——
一看那氣質,就不像是普通的外來客商,倒像是官居高位的一品大員。
就連那恭恭敬敬跟隨其後的兩個夥計,雖然相貌平平,穿的也是普通的麻布衣服,虎口處卻結著厚實的老繭,一看就是有真功夫的低調高手。
武峰見此情景,便有了幾分懷疑,當即收了攤子,挑起扁擔,跟隨三人,往縣城外走去。
遠遠跟著三人,一前一後出了縣城,武峰本以為,他們會一路問詢,往潘家莊尋去,誰知,這三人卻一頓左彎右繞,把他領到了陳村!
難道說,我猜錯了?
就在武峰懷疑,自己是不是盯錯了人,準備打道回府的時候,一名夥計卻向那客商打扮的中年男人一拱手,領命向街邊一個打麥子的老漢走了過去。
“老人家,向您打聽個事啊,潘家莊潘六姐家,可是在前頭?”
聽這位仁兄一本正經地問出這話,莫說是那一臉懵逼的老丈,就連頂著大太陽,挑著貨擔一路小心翼翼跟過來的武峰,都差點一頭栽倒在地!
靠!
大哥,不認識路你早說啊!
既然要往南找潘家莊,你們居然硬是拐到北面陳村來了?要說南轅北轍什麼的,哥誰都不服,就服你!
不過好在,這一來二去,聽他幾個對話間透露出的隻言片語,武峰心中算是實錘了,那客商扮相的中年男人,應該就是聽聞故交之女落難,馬不停蹄帶著親隨趕過來微服私訪的包不凡。
就在武峰打算上前跟這位包青天的後人自報家門,將潘金蓮之前的遭遇一五一十告知他時,包不凡卻冷不丁和一名從私塾裡衝跑出來的少年撞了個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