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你竟敢……”
“唉,張龍趙虎,不得無禮!”
包不凡一瞅,親隨護衛憤怒地開口喝斥那被他肚皮彈飛在地,正揉著頭上的包嘟嘴生氣的小孩,急忙發聲攔住手下。
“這位老爺,對不起……”
“沒事,跟我說說,你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卻要著急從學堂裡逃出來呢?”
“先生打我!”
小孩話音剛落,果然從私塾裡追出一位身著長衫,手持戒尺的老先生,不由分說,衝到那男孩面前,抬手就打!
“我打你個抬槓頂嘴的猢猻!”
包不凡一瞅,這位頂著綸巾,鬚髮斑白的老學究,一言不合就要教訓孩童,急忙側身上前一步,橫在了他和小孩中間。
“老先生,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本該是件快樂的事情,不知您為何偏要逮著小孩子不放呢?”
老學究一瞅,包不凡雖氣度不凡,衣著卻顯得有些寒磣,心道他可能也就是個落魄商人,自然沒把他放在眼裡。
一聽包不凡引用孔夫子的話勸自己,老學究不甘示弱,張口便回懟道:
“哼!儒學講究三綱五常,用仁、義、禮、智、信律己,以天、地、君、親、師為尊,我作為老師,教訓我的學生,用得著你管?”
“這……”
包不凡為人正直,但就是太老實,被老學究搬出儒學的大帽子一扣,一時間竟被他帶偏了節奏,當即給唬得愣在了原地。
畢竟,在當時,宋代理學思想經由周敦頤、張載等大佬發起,後又在程顥和程頤等大儒推波助瀾之下進一步發揚光大,包不凡他科舉應試時誦讀的就是這一套論調,自然無從反駁。
恃才自傲的老學究一看,包不凡被他駁斥得啞口無言,心中大爽,哼了一聲,就要繞過他,去捉那因為多問了幾個為什麼,就被他樹立為叛逆典型的學生。
可就在他即將把那嚇得瑟瑟發抖的孩子,提小雞般捉回學堂時,街對面卻突然響起一聲中氣十足的大喝:
“呔,老古板!”
“放開那個小孩!有膽衝我來!”
鶴髮花白的老先生活到這麼大的年紀,可謂是清河縣儒學界的權威,被大家捧著供著,受人抬舉慣了,哪裡聽過有人敢當面罵他“老古板”,頓時圓睜了怒目,回頭瞪去——
“哼!老夫當是誰呢?原來是賣炊餅的武大!”
“你別以為幫大家解決了取水的問題,就自以為了不起。”
“說到底,你再能幹又如何?還不是個目不識丁的莽夫!”
聽到動靜,圍觀過來看熱鬧的村人們聽了老學究的話,頓時連連點頭稱是。
“陳老說得對!武老闆雖然幫我們解決了喝水問題,但若要論腹中經綸,他怎麼可能是自幼飽讀詩書的陳老對手!”
“就是,陳老大器晚成,四十四歲中秀才,差一步高中舉人,後來雖屢戰屢敗,受累於年紀未及中榜,不管怎麼說,也是咱清河最有學問的人,他武大一個賣吃食的,哪裡比得了!”
陳老學究心中明白,陳村各家們的子女,甚至街坊們本身大多都是他帶出來的,早對他的樹立起的威信欽佩得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