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沉長林道:“你去聯絡芒果臺,看他們願不願意,不願意的話,我們在聯絡藤訊影片平臺…”
“網綜?”
“現在的網路影片足矣撐起一部綜藝了!”
“我也這麼覺得…”
“另外…網路電影這塊要重視起來。”
“嗯,沒問題!”
兩人聊了半個小時左右,各自離開…
……
電影市場,截止1月10號,《龍嶺迷窟》上映20天,票房破20億,成為內地影史第六部破20億的作品。
《速度與激情7》、《捉妖記》、《唐人街探桉》、《美人魚》、《八佰》,之後就是《龍嶺迷窟》!
言情吧免費閱讀
同檔期的四部作品,《長城》票房7.6億,過八億有點難;
《擺渡人》止步3億;
《鐵道飛虎》3億出頭,估計破4億有點難度!
關鍵這三部電影口碑最好的也才5.1分。
口碑不及格,票房還很慘澹…
對了,還有《羅曼蒂克消亡史》,票房也賊慘,上映26天,票房1.3億…
這幾部電影背後的出品方都有來頭的,旺達、樂視、阿狸、澤東、耀來、上影、華宜…
越發襯得長林影視鶴立雞群!
而且託《八佰》、《龍嶺迷窟》的爆發,一個暑期檔,一個賀歲檔,2016年的市場總額總算超過了去年!
但距離年初制定的600億目標,差距有點大——534億!
市場越發集中了——馬太效應明顯。
以前,電影質量即使一般,靠著宣傳也能“忽悠”到許多觀眾,那是因為觀眾對新事物很好奇,並且還沒有關於內容判定的標準。
但隨著觀眾品味和審美的進化和升級,對電影內容更加挑剔,使得許多帶著巨大“水分”的電影越來越難有立足之地。
優質電影實現名利雙收,劣質電影的生存空間逐漸被壓縮,電影市場的頭部效應越來越明顯,票房兩極化嚴重。
大投資的作品,要麼鉅虧,要麼賺錢!
幾乎不存在中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