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還知道不好意思呀?”
“人家認真跟你說話呢。”她說著,又輕輕地嘆了口氣,“徐老師,我真的不想去學校。”
徐容也附和著:“我也不太想去,主要是真的沒有車,往門口一站,看半天,連個車軲轆的影子都看不著。”
他心中其實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計劃,道:“也不是天天住在學校,等十月份吧,咱們就搬出來。”
“張嘴。”
小張同學伸手打果盤裡扒拉了一顆草莓,塞進了他嘴裡,問道:“為什麼還要等一個月啊?”
徐容道:“等回頭咱們買了車,回來不就方便了嘛。”
然而她卻站了起來,抱著果盤跑到了另一邊的沙發上,問道:“你也要考駕照嗎?”
徐容笑呵呵地瞧著她的舉動,道:“看情況吧,今年要是不考,明年估計就沒時間了,不過也不礙事兒,你不是拿到證了嘛。”
“那也行,到時候本小張帶你去兜風。”她嘿嘿笑著,見徐容沒過來搶,奇怪道,“徐老師,你不想吃嗎?”
“沒事兒,你吃完了我再吃,一樣的。”
“我吃完了你還怎麼,吃?”小張同學看了看手中的草莓,又抬頭瞧了瞧徐容,突然間明白了什麼,一下子覺得草莓似乎也沒那麼甜了。
在徐容的計劃裡,買車已然迫在眉睫。
年前肯定是要搬進來的,這件事關係到下部戲演的好壞,如果有可能,國慶節的時候還得跑一趟小張同學的老家,儘量把她媽給接過來。
即是提前磨合,也是從生活找靈感。
《紙醉金迷》能不能火,他不大確定,但是來年的戲,他看的相當重。
轉型之作,勢在必得。
因為加上明年已經定下的一部,他出道以來加起來已然拍了四部擔綱男一的諜戰片,而且眼下的《夜》火的一塌湖塗,必須得拓寬戲路了。
至於李雪建老師說的把諜戰演的別人比不了,他雖然自信,但是並不狂妄,諜戰的核心確實是長盛不衰的題材,可現實情況是未必一直都有好本子,而且即使有了好本子,也未必一定會找上他。
倆人到了學校之後,卻傻眼了,班裡只剩下一半同學,一問之下,才明白,能跑出去的全都跑出去了。
拍廣告的、拍電影的、拍電視劇的,有的甚至託關係進了話劇院、電視臺實習,似乎唯恐畢業找不到活兒幹。
徐容跟小張同學一合計,還是沒立刻回家過沒羞沒臊的日子,畢竟來日方長,他們眼下都有比要緊更緊要的事情做。
小張同學投入了考研複習當中,一副今年必然高中的架勢,
徐容則正式翻開了劇本,一個講述80後新式婚戀觀的故事。
他並沒有立刻著手為人物作傳,還是跟往常一般,先瀏覽一遍劇本,然後記錄第一印象。
一種相當不理性,也不完全靠譜的方法,但是在他多次嘗試之後,他發現重視第一印象真的是一個很有必要的環節。
因為第一印象過程中包含著第一次的激情和新鮮感,即使後續反覆閱讀、推敲以及與編劇、導演討論,都是理性迴歸之後的分析,那個時候,如果涉及到推翻之前的角色設計,他會變得極為謹慎。
第一印象在某種程度上,比較貼近觀眾的第一觀感。
這是過往的經驗和教訓換來的,一個周或者十天做一次小總結,一部戲做一次大總結,在從業整年的時間節點上,再以當下的眼光回望拍戲以來的種種經歷、感悟,查漏補缺乃至糾偏。
因為隨著把樓蓋的越來越高,才能更加敏銳的察覺基礎的堅實與否,得益於周圍的幾位良師益友,他雖然在一些小細節上出過岔子,但是整體的骨架上,並沒有發生偏差。
等角色分析完成,做好了傳,也就是心象建立的過程,他會盡可能的去體驗生活,在體驗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再著手進行小品嚐試。
小張同學和她媽在後兩個過程中的意義是不可或缺的,可惜她爸還沒退休,不然體驗效果上應當會更加完美。
不過把劇本過完一遍,記錄下第一印象,徐容心中隱隱生出了個瘋狂的念頭。
山不過來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