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名很簡單。
就是聽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標,所以才有這一首詩。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夜郎有兩個。
一個是貴省的夜郎。
一個是湘省的夜郎。
王昌齡被貶到的地方,是湘省的夜郎。
這裡的位置算好一些,沒有如貴省夜郎那麼偏遠。
當時聽說王昌齡被貶到龍標,也就在湘省那裡。
也正是因為王昌齡的冰心玉壺,所以李白對於王昌齡也非常的仗義。
此時王昌齡被貶,雖然李白不能與王昌齡一同前往,但李白的心已經跟著王昌齡到了夜郎。
……
雖然這兩首都比較簡單。
但背後的故事,眾人還是聽得有滋有味。
隨即,陳凡開始講第三首詩。
“李白喜歡遊覽天下風景,全國各地他去了很多的地方,知名的廬山,他又怎麼會沒去呢?”
說到這裡。
只聽到舞臺上一聲轟鳴。
仔細看。
你會發現。
舞臺上出現了一道巨型的瀑布。
這是央視利用3d成象做出來的技術。
而此時。
還在講解的陳凡已經換好了裝,來到了舞臺之上。
“這好像是廬山瀑布。”
有人去過廬山的,一下子便認出了這個景色。
與之另一邊。
廬山風景名勝景區管委會負責人,這時看到廬山瀑布,亦是內心一緊。
雖然陳凡並沒有聯絡他。
但。
哪怕就是陳凡講解的詩句,對於一個景區也有諾大的幫助。
比如此前李白寫的《送孟浩然之廣陵》,一首【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卻是讓黃鶴樓再度聲名遠揚。
此時陳凡再說李白。
又有廬山如此氣勢的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