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一個望字竟然有這麼多的學問。有趣,有趣,凡哥,那聞呢?”
“聞的話,就包括聽聲音和嗅氣味兩個方面。主要是聽患者語言氣息的高低、強弱、清濁、緩急……等變化,以分辨病情的虛實寒熱。”
“那麼問呢?”
“如果望與聞還沒有把握,那就進行問了,這與西醫裡面的問差不多。問你哪裡不舒服,之前有什麼病,飲食情況,多少歲,大小便情況……等等。問完這一切,最後才是把脈。”
說到這裡,陳凡便說道:“有經驗的中醫生,有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把脈。因為透過望聞問這三步,他就已經知道了你的病情。既然知道,那為什麼要把脈呢?至於為什麼要把脈,那就是實在是沒有把握的情況之下,才會進行把脈,更為真實的瞭解到你的病情。”
“望聞問切”是中醫的基礎,其實應該很多人都知道的。
但可惜。
這個世界中醫發展成這樣了,大家只知道中醫看病只會把脈。
當然。
不說這個世界了。
就是前世,所有人也只認為,只有會把脈的中醫師,才是真正的中醫師。
造成這種原因,那就是大家對於中醫的不瞭解。
……
“我了個去,凡哥,您怎麼知道的這麼具體?”
“別激動,基本操作而已。”
“神你個基本操作,凡哥,您這樣說顯得我們很廢物啊。”
這一節課,不只讓大家知道了中醫,而且也讓一眾粉絲大開眼界。
與之同時,他們對於中醫也變得有了無比的好感。
如果真按陳凡這樣講的,先不管中醫怎麼樣,從理論上來說是很先進的。
“那啥,凡哥,我在想,您不會也會中醫吧。”
“這個……”
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陳凡還是說道:“會那麼一點點。”
“那個,那個,能不能幫我看看?”
“可以是可以,但……”
“別但了,找別人我也不好意思,凡哥,您幫我看看唄,反正看不好也不怪你。”
“那行。”
都被別人拉著了,陳凡能怎麼辦。
隨即,有一位粉絲便與陳凡連了麥。
陳凡一看:“你這氣色看起來不錯啊,應該沒有太大的毛病。”
“凡哥,其他方面我是沒有太大的毛病,就是那啥,晚上比較多尿。”
“夜尿多啊,那簡單,直接吃六味地黃丸啊。”
“啥是六味地黃丸?”
“呃……這樣,我給你配一幅藥,你先吃著看看。”
這個世界自然沒有六味地黃丸。
但六味地黃丸也是中藥制的,陳凡很快就給這位粉絲開了一幅六味地黃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