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中醫崛起。
陳凡也沒有僅僅將《傷寒雜病論》只發給吳含他們。
要想中醫崛起,那就是要讓全中國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學習中醫。
甚至。
不只是全中國,讓全世界都可以加入進來。
所以。
陳凡也將《傷寒雜病論》直接發到了網上,任何人都可以下載自學。
……
“兄弟們,上線,上線了。”
“啊,凡哥,今天什麼風將您給吹到線上了?”
“怪了,你們平時不是很喜歡我上線直播嘛,怎麼我主動上線直播了,你們倒還問這問那了?”
“那啥,凡哥,您突然之間主動了一次,我們都感覺好像不太像你啊。”
發現陳凡突然主動上線,不少粉絲有些驚訝:“凡哥,您不會想對我們有啥壞心思吧。”
“啥壞心思,你們啊。”
陳凡對於這群逗逼粉絲也是無語了。
不過。
這些傢伙真是陳凡肚子裡的蛔蟲。
陳凡主動上線,還真有他的目的。
這不是之前學了一大堆中醫知識,一時手癢,便想練練手嘛。
最佳的練手,自然是找一眾粉絲了。
不過。
雖說練手,陳凡也不想表現的這麼明顯,於是便說道:“其實呢,上次在百家講壇講了一些有關中醫方面的內容,後來瞭解一下,大家普遍對於中醫不是特別清楚。所以,今天我就想上線,向大家再講講中醫,也算是為中醫推廣做一翻貢獻吧。”
講什麼呢。
中醫這種東西,要是講得太高深,那別人就聽不懂。
不能像《傷寒論》一樣的,直接就來個理論。
也不能像《雜病論》裡面,搞出一大堆的方子。
哪怕這一些理論,這一些方子在業內人士眼裡多經典,但普通人看不懂也沒用。
現代中醫的沒落,除了不少醫學著作缺少之外,也在於不少人並不是特別瞭解中醫。
所以。
要想宣傳中醫,那就要先將中醫的治病邏輯推廣出去。
想了想,陳凡第一個想到了《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裡最早的一部中醫學著作,據傳是黃帝寫的。
不過。
真實考察的話,《黃帝內經》應該不是黃帝寫的,他應該是成書於西漢時期,而且還不是一個人寫的。
是多個人寫的。
至於為什麼叫黃帝內經,而是假託黃帝之名所寫,意思是這是一本非常古老的醫書。
這也是想讓更多人信服。
因為他足夠的古老,又因為此書建立了陰陽五行學,脈象學,藏象學,經絡學,病因學,病機學,病症,診法,以及養生學,運氣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