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仕即六品雖說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可憑他們的手段,只要稍微運作一番,過個三年五載,別說六品,四五品都是輕而易舉。
他們之所以如此看中這個還不知具體職責的侍從顧問,是因為古往今來,位居天子腳下的京官,機會永遠比外面的官員多得多,而這個剛剛設立的侍從顧問,比天子腳下還要更進一步,可以稱作是在天子眼皮底下。
雖說伴君如伴虎,可只要心思活絡一些,別出什麼紕漏,天天在君主眼皮底下晃悠,他想不注意都難。
一旦被皇上注意了,那離升遷也就不遠了。
這些一路爬到高位的朝中巨臣,更是深諳其中道理,在他們眼中這哪裡是什麼散淡位子,分明是離龍門最近的位置,所以也就難怪他們削尖了腦袋也要往裡鑽了。
……
雖說當中有幾位讓馮祿這個三品侍郎見了都要心驚的人物,但他最後還是一一婉拒了。
自從上次跟王柄權在劉府談過後,他就認定了王家會著手整頓吏治,馮祿可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栽了跟頭,而且他也知道,去找俞溫“照顧”的人只會比找自己的更多。
身後有高人指點的俞溫,贏面比自己要大得多,反正都要輸,還不如輸得坦蕩清白一點。
想到這裡,這位在宦海中掙扎了二十餘年的男子反而認命了,他苦笑著搖搖頭,這官場正如八王爺所說,早被那些老傢伙把持,年輕人若無依附,勢必被排擠的不成樣子。
想起王柄權,當時被對方嚇唬了一通的馮侍郎突然心中一動,似乎隱隱抓住了什麼。
新帝登基以來,前後兩把火確實起到了一些作用,可順帝一下子欽點這麼多進士,若想一改朝堂頹廢沉悶氣象,未免太不現實了些。
若要田中不生雜草不生蟲,需在播種前狠狠燒一次荒,將那些草根蟲種統統化為灰燼。如果僅是象徵性地拔除幾株雜草,期待其他雜草能老老實實,無異於痴人說夢。
這種道理連升鬥小民都懂,一朝天子豈會不知?
這些所謂的侍從顧問,難道真就只是聖上為了減輕負擔而設立的輔佐官?還是說另有用處……
馮祿想到這,不禁目露興奮,他似乎猜到了那位喜怒不形於色的帝王的謀劃,於是趕忙攤開宣紙,提筆寫下一個個名字。
這次的尚書一職,花落誰家還真說不準呢!
……
ps:本書首發起點,新人創作不易,如果喜歡,請儘量支援正版。
中秋前後可能會請一天假,提前和大家說一聲。
這幾天有點晚,對不住了,今晚熬夜寫點,明天應該會好一些。
謝謝大家支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