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東湖畔。
興漢軍統帥顧師道坐在湖畔亭中,看著不遠處正在和母親玩耍的外孫,臉上慈祥的笑容始終沒有停過。
這是天倫之樂。
人上了年紀之後,對於這種親情帶來的快樂,總會倍加珍惜。
所以,在女兒前不久提出要帶克清回去時,顧師道讓她母子再在自己身邊留一陣。
他真是不捨與女兒、外孫的再次分離。
這兩人,是他於這世間血脈僅存的骨肉。
他的長子一家與長女一家都犧牲在金川的抗清鬥爭中;
他的大哥和幼弟在清軍的掃蕩中以身殉國;
他的妻子更是帶著兩個妯娌奮身躍下懸崖;
他那有孕的妹妹不幸被清軍活捉後剖肚而死
一百多年來,包括顧氏一族在內的金川明朝遺民,為了抗擊滿洲侵略者前赴後繼,在叢山峻嶺中譜寫了一首首血的讚歌,堅持漢民族最後的希望,卻被滿洲君臣汙衊為漢奸。
這是何等的悲哀!
天可憐見,眼看金川抗清鬥爭即將失敗時,上天卻給了這些堅持衣冠的漢家子民最後一線機會。
不得不說,這是顧家的希望,也是當初衝破金川的兩千多明朝遺民的希望,更是整個中國的希望。
然而,現在這個希望看起來又變得渺茫了。
亭中還有兩人,一是湖廣總督陳輝祖,一是湖北巡撫王昂。
二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曾是大清的官,也就是降官。
同為降官,二人於政治立場上卻截然不同。
可以說是針鋒相對的存在。
原因便是陳輝祖乃是主和派,王昂則是最堅定的主戰派。
原先興漢政權內部並不存在主和主戰一說,幾乎包括降官在內的各方勢力都想一鼓作氣殺出湖廣,揮師中原,從而徹底葬送滿清王朝。
其中又以投降過來的滿清兩大高官湖廣總督陳輝祖、湖南巡撫巴延三最為激烈。
二人就差當眾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了。
然而,隨著清廷任命和碩睿親王世凱為大將軍王率軍南征後,興漢政權前期取得的諸多優勢被世凱透過各種手段不斷消減。
甚至年前興漢軍還發生了大規模倒戈投降潮,導致湖北一半府州縣再次為清軍佔據。
雖然興漢軍眼下還完全控制著湖南、江西(除贛州外)二省,並集中大量兵力東征安慶,意圖順江而下佔領南京。
在湖北也組建了以荊州、武昌、漢陽為核心的防禦圈,然而明眼人都知道興漢政權實際已經面臨重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