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人,得加錢 > 第七百六十九章 那麼,誰才是反賊?

第七百六十九章 那麼,誰才是反賊? (第2/4頁)

顯陵乃前明嘉靖皇帝生父朱右杬的陵墓,初以親王規制葬於松林山,嘉靖時改制升格,山稱“純德山”,陵曰“顯陵”,廟號睿宗獻皇帝。

也是除兩京外唯一的一座明帝陵。

此次拜謁活動是明朝遺民百年以來第一次祭祀前明皇陵,因此上下十分重視。

王昂以顧師道名義撰寫《祭明顯陵文》,寫道:“……滿清乘間入據中夏,嗟我幫人諸夫兄弟,迭起迭碚,至於百年有餘...”

該文將清廷統治百年時期稱為華夏亡國年代,意在告戒世人,漢人重新掌權,恢復中華,就像當年朱元章消滅元朝建立明朝一樣。

清湖廣總督陳輝祖歸降之後也提出了系列建議。

首先就是提議整頓軍隊,將原來各成營頭的興漢軍整編為主力十二軍,同時建議理清財政,強軍養兵以備北伐。

財政問題是目前興漢軍最大的難題。

原先興漢軍主力只有不到四千人,征戰以繳獲為主,如今卻擴充為十餘萬,且據有三省之地,不能再像從前那般攻佔一地即行抄搶藩庫用以養兵,反而要進行地方的實際治理,故而隨著軍隊人數的暴漲,彈械餉糧兩方面都支絀,軍火缺乏,軍餉不足。

此外由於戰事原因,導致商業阻滯,居民受困,市面蕭條,如此環境一旦外部壓力過大,極容易從內部崩塌。

誠如陳輝祖所言:“錢糧處理不好,兵必反而為賊,民必起而為匪。”

顧師道過去只在金川領導遺民抗清,論地盤不過一縣長,論兵員不過一參將,氣節堪稱天下無雙,然於實際治政經驗幾近於無。

因此對於做過湖廣總督的陳輝祖,顧師道極為禮遇厚待,仍命陳輝祖為湖廣總督,又以另一降官湖南巡撫巴延三為長江經略。

也就是以陳輝祖幫助興漢軍建立政權,進行地方實際治理;

以巴延三為興漢軍攻略長江下游。

陳輝祖上任之後想方設法對興漢軍官兵厚給錢糧,確保軍心士氣,同時針對過去的弊政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即大規模縮減地方開支,裁撤地方無用人士。

同時在武昌設立類似籌餉的單位,稱“助餉局”。

籌集的辦法是派員調查,挨戶勸捐,認明數目,填寫捐冊。

湖廣境內大小商號、地方鄉紳,富裕大戶都在助餉之列。

重點是那些做過清朝大官的致仕官員。

如前刑部侍郎郭某被陳輝祖親自上門勸捐,面對陳輝祖滅族的恐嚇,郭某不得已捐了30萬兩。

不過主動給興漢軍捐錢的也不乏其人。

曾做過蘇松道的荊州人劉某就主動給興漢軍捐銀10萬兩,並對陳輝祖道如果興漢軍不對民間騷擾,不對湖廣境內的退休官員迫害,他還可出面勸捐。

並勸說興漢軍萬不可如當年李自成般對士紳大行拷掠,那樣的話,漢室復興恐成曇花一現。

這個劉某倒是有點真心光復漢室的想法,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不便也不敢如陳輝祖這般公開歸降。

陳輝祖也不難為劉某,同意其的要求,再三要求駐防荊州的興漢軍不可擾動士紳。

於是在劉某的奔走下,荊州的清廷退休官員和地方士紳一共為興漢軍捐了白銀158萬兩,糧食萬石,另籌集棉衣萬餘件。

除勸餉外,陳輝祖又重建了府、州、縣三級衙門,還勸說了不少避禍的清朝官員出來做官,加上清點藩庫,統計繳獲,又得銀數百餘萬兩。

其它錢糧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開辦,厘稅鹽稅一律照舊徵收,所有各處公款公產,一律清查,隨時提用。

種種政策配以興漢軍的強力手段,真就半年時間理清了興漢軍的財政難題,雖各處錢糧支應仍嫌不足,但足以支撐戰事所需。

令得興漢軍統帥顧師道對陳輝祖刮目相看,稱:“得輝祖一人,如得半壁。”

最新小說: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 用超電磁炮轟飛咒術界的可能性 離職攻略系統後 裝甲帝國 穿成古早女配後我只想回家 穿成男獸學院唯一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