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跟你網咖熬夜一宿,終於爆出一把屠龍刀差不多吧!
至於壞處,也很明顯。
RPG遊戲的套路,玩過的人都懂,那就跟網文的“升級換地圖”差不多。前期“至尊”叼炸天,後期“至尊”不如狗,真仙遍地走!
這種套路看久了,難免會感到膩歪。
所以之後的異世界動畫,雖然還有部分“RPG遊戲”的影子,但基本都走出了怪圈,開始玩別的套路了。
比如說滿級號入駐新手村,我的外掛就是吸引各種漂亮妹子,以及我不做人啦……
當然!
在這個時候,異世界動畫還沒內捲到那種地步,RPG遊戲式闖關劇情,還是很受觀眾喜愛的套路。
“我大致明白了。”
聽完顧總的介紹後,南桐整理思緒道:“簡單來說,創界山一共七層,每層都有幾個雜魚小怪,還有一個守關BOSS。主角打完這些怪之後,就會前往下一關?”
“沒錯!”顧淼很欣慰。
講了這麼多,南桐這榆木腦袋終於是開竅了。
如果還沒開竅,他都快懷疑這廝,是不是沒玩過RPG遊戲,或者是沒讀過書,聽不懂人話啊?
“OK!那我繼續說……”
講完了故事結構,接下來要講的就是本作的重中之重,關於劇中“魔神機器人”的造型設計以及人物設定了。
在這方面,顧淼略有改動。
首先是名字!
原作“戰部渡”和“龍神丸”的名字,肯定不能再用了。考慮到現實背景,必須起一個更加本土化的名字。
龍神丸好辦!
直接改成“龍神號”或者“神龍號”,一點問題都沒有。實在不行,還可以沿用劇名叫“神龍鬥士”。
關鍵是小渡的名字。
早期的譯名,也就是“瓦塔諾”的音譯,雖然很符合原作。但這聽起來不洋不土的,還不如遼藝起的“小渡”叫著順口。
至於臺版的“孫達陸”?
&nmm……
能不能翻篇,別提這個“羞恥度”拉滿,堪稱黑歷史一樣的譯名了?
顧淼敢說,但凡負責譯製的人腦子正常一點,絕對取不出這麼奇葩的名字。哪怕什麼都不做,根據音譯叫“瓦塔諾”,也比這個破名字強一百倍啊!
說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