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福德的一條龍驚豔,李治的扣籃則是瀟灑。
李治身體比例是標準的小前鋒身材,體型較長,扣籃時激發扣將血脈,腰腹力量支撐李治在空中實現短暫的滯空,隨後雙臂砸下,勁爆異常。
很多球迷都在期待李治在扣籃大賽上的表演了,雖然之前的扣籃大賽投票上,霍華德和傑拉德格林獲得了大多數選票,但是許多球迷更多是出於一種印象流。
傑拉德格林在去年全明星憑藉兩個接近滿分的扣籃奪冠,霍華德作為聯盟新晉第一中鋒,內線魔獸,場均扣籃三次以上。
而李治,除了季前賽幾場比賽展現了扣籃能力,之後的比賽一隻在殘缺跑位投籃的的打法,球迷知道李治防守優秀,得分能力爆炸,忽略了李治的扣籃。
這也不怪李治,常規賽在尼爾森的安排下,李治一直在鋒線位置搖擺,組織串聯和得分是主要任務,很少有機會空切單打。
眼看一年級連續兩球流暢的進攻,即將帶動節奏,二年級叫了暫停。
暫停時間,一年級換下了康利,換上了布魯爾,二年級換下了大個子巴格尼亞和阿爾德里奇,換上了法瑪爾和米爾薩普。
兩邊都換上了小個陣容,以便提速快攻。現在NBA正式比賽還沒有球隊打這種小個陣容,哪怕以炮轟著名的太陽,都有一個大個子留在場上。
也只有全明星賽大家敢這麼玩,速度快,回合多,得分高,球迷買賬。如果有誰在季後賽打這種陣容,絕對會被專家噴死。
神運算元帕特萊利曾預言:NBA之後會是5個兩米的小前鋒組成球隊。但即便是他,現在也得老老實實的磨陣地戰,拼防守。
兩隊換人之後,進攻明顯更快樂。
二年級抓住布魯爾的一個失誤,搶斷後米爾薩普暴扣,緊接著李治投籃不中,布蘭登羅伊三分線外連續運球**杜蘭特。
16:18
全場球迷起立歡呼,這球看的人熱血沸騰,有什麼比面對面單挑更能提士氣嗎?
出身開拓者的後衛似乎身上都有一種不服輸的氣勢,管你天皇勞資還是誰,不服就懟。
在原本的歷史軌跡中,布蘭登羅伊應該入選全明星的,但是這一世因為李治的到來,全明星投票分去了羅伊不少的票數。
雖然李治沒能入選全明星,但是票數卻不少,國內球迷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美國的球迷。不同於大多數海外球員,出身NCAA的李治更讓美國球迷感到親切,尤其是NCAA冠軍,在美國有著比NBA更廣的影響力。
只是可憐了羅伊,被李治活生生的分割槽三分之一的選票,落選了全明星。
暫停之前,羅伊一直忍著大,但是現在換上了快節奏陣容,羅伊又變回了那個熟悉的黃曼巴。
杜蘭特如何?最佳新秀如何讓?去年我羅伊就是最佳新秀。
於是就有了那樣的一球,接球,運球,變向,後撤步,三分。
然後籃球應聲入網,留給所有人一個囂張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