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密出身的程家,以前也是有過輝煌的時期,只不過後來沒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漸漸就落了下風。
而簡家則尤為注重時勢變化,嗅覺極其敏銳,從未錯過任何一次時代發展的紅利,至今欣欣向榮。
程密長成的時候,正好是程家一路走下坡路的時候。
但這些都與程密沒有太大幹系。
程密是私生子,見不得光的那種,這從他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來。
同時,它也就意味著,光靠他自己無法在程家獲得真正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程密並不甘心就此藏於暗處。
無論程家如何地走下坡路,對於程密而言,都是一筆令他垂涎的巨大財富。
他想要去分得一杯羹,甚至,野心大到,希望能夠掌控整個程家。
但程密的能力並未強到一人足以對抗程家其他一輩。
要做到奪取程家掌控權這一點,他需要強而有力的幫手。
這個時候,簡安山找上了他。
她作為簡氏家族這一輩的長女,具有十足的能力和地位,靠一己之力,把父母分給她的一小家企業做大做強,最後,在整體實力上成功擠進了同行業公司的全國前十強。
可以說,在簡家這一代,若是簡安山的能力稱第二,就沒有誰能稱第一。
只是,簡安山性別為女。
且簡安山有一個小她十幾歲的同父異母的弟弟。
簡安山的母親在生她時傷了身子,常年在調理之中,極難再次受孕。
為了有一個男娃娃,簡安山的父親於她12歲時與母親離了婚,並娶了另一個女人。
她的弟弟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被家族內部確立為簡氏家族下一任繼承人。
而簡安山,則是按照傳統慣例,預設作為家族聯姻的物件和輔佐繼承人的標準來培養。
誰也沒想到簡安山的商業天賦那麼高,高到把她尚在摸索世界的弟弟襯得黯然失色。
但再高也沒有用。
二十餘歲的簡安山已經到了適婚年齡,是一個合格而成熟的聯姻物件了。
在簡氏家族內部,男性的婚姻往往尊重他們自身的意見,而女性,則大多無法掌握自己的婚姻。
一旦達到適婚年齡,她們便會被迅速地挑選結婚物件,並被嫁出去。
當她們嫁出去時,儘管身上還揹著簡家的姓氏,可她們在實際上便喪失了簡家產業的繼承權利。
如同古代兩國間的和親,只是為了表示雙方友好,達成互利互惠的合作,而出嫁的公主不過是這其中的一個象徵罷了。
實際上,她們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反而喪失了自身的主體性。
簡安山從以前就知道自己將來可能會面臨的命運,然而她並沒有因此而認命。
她望著她辛辛苦苦拉扯大的那家企業,望著在她的出謀劃策下愈發蒸蒸日上的整個簡氏家族。
望著她那連對一些行業政策的變動和風向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卻對自己身上簡家下一任繼承人的名頭洋洋得意的弟弟,心中油然生出了許多不甘。
憑什麼,要把這樣一個偌大的家族企業交到她這尚未成器的弟弟手上?
明明她可以做得更好。
簡安山不想以婚嫁的形式離開簡氏家族,不想自己就此被這個家族暗暗除名,把自己打下來的一份財富拱手相讓。
她要爭奪繼承權,要把簡家牢牢攥在手裡。
但在簡家長輩的重壓之下,一個生長於簡家,享受了簡家眾多資源的女孩子,要想任性地不結婚是不可能的。
若是她表現出這樣
的苗頭,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就會先在簡家內部受到制裁,被強力鎮壓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