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奶奶是個好人,也是個明白人,於是拉著她進了屋,好心收留了她。
頭幾天,祝無憂躺在床上幾乎不吃不喝。
緩了幾天之後,祝無憂乾脆提出要租奶奶的房子小住幾個月,奶奶答應了。
奶奶死了老伴,小女孩是留守兒童,兩人一直相依為命。
這個經濟落後的山村,有山有水,有溪有田,空氣清新,景色宜人。
這樣的地方養人,也治癒人。
祝無憂什麼都不做,就像這兒的老人一樣坐在家門口看看山,曬曬太陽。
她在逃避痛苦,逃避現實,逃避一切。
人在極度痛苦的情況下,就會像寄居蟹一樣躲在硬硬的殼裡不再出來。
這是人在自我防禦下的本能。
裡那些車禍、失意,聽起來似乎挺容易的,可實際上呢,並不然。
從醫院出來的那天晚上,外面下著瓢潑大雨。
祝無憂在身心極度疲憊的狀態下,連夜開了好久的車也沒發生意外,更別說失憶了。
有時候她在想,她要是真失憶反而更好。
那她的整個精神世界就可以重塑,她不再是祝無憂,也不記得那些讓她痛苦的所有人和事。
她甚至覺得就像農村女人那樣的生活挺好的,悠閒又自在,還沒什麼煩惱。
遠離城市的喧囂,遠離浮華,遠離焦慮和不安。
在這裡,一天到晚,最大不過吃喝,然後一睜眼一閉眼又是新的一天。
*
「姐姐!」小女孩拿著一顆糖放在了祝無憂的手心裡。
祝無憂剝開糖紙,拿著手上溫柔地衝她笑了笑:「來,張嘴。」
其實,這個小女孩長得並不像小青團,只是眉眼有一點點像。
可那天,祝無憂就那麼神使鬼差地跟著小女孩她們來到了這裡。
現在,她反而慶幸自己來了。
小女孩甜甜地笑了一下:「姐姐,奶奶說這是念經用的佛果,你吃。」
祝無憂的眼淚一下子又飆出來了,她又哭又笑,表情十分奇怪。
「姐姐,你怎麼哭了?」
「沒什麼,我出去走走。」
祝無憂扭頭就走,一直走到了小溪邊。
孩子手術的頭一天,祝無憂明明那麼虔誠地跪在菩薩面前祈禱許願。
救苦救難的菩薩難道是救不過來了嗎?
祝無憂又想孩子了,想到她淚流滿面,心肺俱裂。
耳邊是溪水流淌的聲音,大自然的聲音彷彿有治癒能力。
風吹竹子的聲音、海浪的聲音、溪水的聲音、夏蟲的鳴叫等等,能讓人心靜下來。
她仰頭望著天,不讓眼淚肆意地流下來:人死後究竟會去哪呢?人的靈魂真的能漂浮在宇宙中嗎?人是隻活一世呢還是不停的轉世投胎為人呢?
如果是後者的話,那她不願生而為人。
來世只做塊石頭,或草或樹,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