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太平支吾說沒有。
高嶽又問:“既出汧山,可曾探得華亭方仙鶴還在堅守否,城兵傷亡情況,城堞損毀情況都如何?”
蘇太平臉色有變,胡亂搪塞起來。
高嶽的臉色也變了,厲聲說:“你部不見蕃賊,又不見華亭城,如此返歸,有隴州刺史韓清沔的號令否?又有本尹的號令否?”
“實無!節下請寬宥,我等一千五百人而已,去華亭城無異於羊入虎口,為保軍卒,只能返歸。”蘇太平知已觸怒新的鳳翔尹,便連連叩首,哀聲辯解說。
“你在此對本尹叩首,想的全是保全自己的首級;那華亭數千被圍軍卒百姓,想要保全性命,又該向誰叩首?莫說一千五百射士,就是有十五人能到華亭城,華亭也可知外有援兵,能多堅守三日,似你這般膽怯懦弱,本尹不得不借你首級血祭蚩尤,以警大軍行至!”高嶽厲聲呼到。
張敬則和扶余淮見苗頭不對,趕緊下拜,為蘇太平求情。
可高嶽身側的監軍使俱文珍說得卻更狠,“蘇太平若是自覺授首軍門,還可保全家中大小;你等若是求情,便是害他全族。”
此刻蘇太平大哭,對在場各位說,“太平膽怯畏戰,自知必死,只求大尹在太平死後,不缺我家老小衣糧,太平死而無憾。”
高嶽一揮手,“勿憂,所有但照你陣亡殉國的待遇來。”
傍晚時分,新築就的汧源城下,暮雲千里,夕陽低沉,許許多多宣武兵大呼著城下要刑人了,蜂擁攀登上城頭觀望。
浩蕩的汧水岸邊,蘇太平被捆縛起來,近萬義寧軍士兵整整齊齊列陣於其後,靜默無聲,監軍使俱文珍大聲宣讀其畏戰避敵、私自回軍的罪狀,而後宣佈按陛下在京師新近頒佈的“五斬殺不赦”的將令,立斬。
接著,兩名虞侯便將蘇太平摁住,另外名虞侯舉高橫刀,隨後劈下,紅光閃動,蘇太平腦袋即刻自肩膀上卸落。
不到一刻,劉昌就從汧源城門騎馬而出,至高嶽營地軍門前下馬,入帳幕求見。
“劉昌所領一萬宣武軍子弟,願聽從高大尹節制調遣,萬死不辭。”
“非是聽我節制,而是我奉朝命,來節制興元、鳳翔、涇原三鎮軍事,劉中丞既在防秋期間,理所當然要聽本尹差遣。”胡床上的高嶽如此說道。
劉昌沒敢說半個不字。
而後高嶽要求,劉昌留四千兵在汧源城,交給宣武將李萬榮,並對李萬榮交待:“等定武軍至鳳翔石鼻壘時,便會齊吳山、南由、汧陽諸城兵馬,齊頭並進,將隴州蕃賊驅逐回安化峽西。”
高嶽又要劉昌領六千宣武兵,歸本尹統一節制,連夜出發,立刻過汧山,增援華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