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嶽這才想起來,這高崇文好像是不識字的。
於是他接過信件,便說是陛下送來的。
四周眾人無不肅然聆聽。
“糟糕了,河朔官軍在連篋山遭到慘敗......”
原來三個月前,李懷光奉命領軍趕赴河朔作戰,可他的部眾要先發資裝費才願進軍,李懷光感到為難,就去找觀軍容使翟文秀和判官高郢商議。
高郢也覺得這樣就出髮根本不行,邠寧長武城的朔方兵平日裡就挺艱難的,很多人覺得此次出征,起碼得打一年的仗才能回來,總得發幾貫錢的資裝費留給妻兒過活吧!如果連資裝費都不發,怎麼能安心出征,又如何能打勝仗?
可監軍宦官翟文秀卻聲色俱厲,催促李懷光進軍,翟因先前被陛下杖責時李懷光不出手相救而心生怨恨,如今拿著詔令,百般呵斥,稱入夏後東南的兩稅錢就至,到時再補給士兵不遲。
最終李懷光也只能出兵,一萬五千長武軍士兵在怨憤沸騰裡向西進發。
結果到了三原,陽惠元、張巨濟的四千神策軍兵前來與其會師,兩支隊伍一會合,差距就非常明顯:長武軍各個衣甲陳舊,人馬食不果腹,如同灰色牲口;而神策軍則外披精甲,內襯錦繡,腰上懸著鹽袋、藥袋,馱馬上負著累累的行李,裡面都是錢、布帛、鹽等好東西,是神氣活現。
長武軍的怨恨便更大!
“聽說這群神策兵平日裡的衣糧賜予就是咱們的三倍,過長安城時天子還親自御樓檢閱,加倍賞賜,呸!戰場上還指望咱們冒白刃箭矢,搏戰流血嗎?”
“誰有錢,誰賣命去吧!”
結果走到蒲津,準備過黃河入河中時,長武軍就譁變了,不肯往前走。
鬧大後,朝廷急忙派汴西轉運使崔縱為糧料使,緊急周旋,補充了批糧食給李懷光的長武軍,對方才繼續開撥進發。
而後李懷光領軍到了魏州地界,糧食又吃光了,士兵們餓著肚子,這時馬燧、李抱真率部來迎,而對面雙篋山上的朱滔、王武俊和田悅聯軍見狀,則急忙出軍來戰。
原本諸官軍列陣已打退了叛軍,可李懷光的長武軍見河朔叛軍營壘裡輜重、牲口頗多,各個都發了瘋般衝上去搶奪,李懷光呵斥不住,導致陣型大亂。
李懷光害怕,就讓馬燧、李抱真領軍策應,馬燧私下卻對心腹大將說:“我自去年出太原,與魏博叛軍大小數十戰,才將田悅困在魏府。李懷光剛到,如就讓他成就收尾的大功,我心不甘!”
於是馬燧按兵不動。
李抱真也逡巡不前。
而這時叛黨方的王武俊捕捉戰機,領二千突騎橫衝李懷光的軍陣,田悅也領七百魏博牙兵持棹刀返身突戰,朱滔繼而其後,三面夾攻——李懷光大敗,長武軍死者千餘,倒斃在永濟渠御河的人馬屍體堆積如山。
歸營後,李懷光怒斥馬燧、李抱真見死不救。
馬燧又心虛害怕起來,因他兒子馬暢的事,這段時間分分鐘都在擔心皇帝會問責,故而面對李懷光的發飆,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