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盧杞卻很謙遜,他堅決不受中書侍郎的位子,而是舉薦大儒關播,使其和張鎰同時為新的中書侍郎,自己仍任門下侍郎。
這樣的處置,讓皇帝很滿意。
此外盧杞還說,是否要讓劉晏回來,重掌東南利權,保護漕運?
皇帝有些不悅地回答說,朕此時召回劉晏,豈不是承認朕先前左遷他是錯的!
盧杞趕緊噤聲。
終於這場冬集結束,高嶽也已不再是御史臺的侍御史內供奉,而成為三十歲的工部虞部司員外郎,並且馬上要前往奉天城負責營修工作。
當長安的雪落下後,昇平坊原本熱熱鬧鬧的崔氏宅邸,變得冷清無比:七成的奴僕和小妾或被遣送,或隨柳氏前往靈州。
高嶽盤膝坐在中堂的地板上,前面直接放著食盤,其上是安老胡兒給他做的六枚蒸胡。
崔寧的妾室浣花夫人任氏,則坐在東面——她還留在這宅第,擔當著“家宅留後”的職務。
高嶽抓著蒸胡就往口中塞......
食盤旁有方紙,是南面的驛站沿途送到崔清處,崔又讓人送給高嶽的,上面是小楊山人的絕命詩:
一去一萬里,
千之千不還。
崖州何處在?
生度鬼門關。
“生度,生度?”高嶽嚼著蒸胡,嚼著嚼著在心中笑著小楊山人的至死不悟,“如今談何‘高雲鳥飛散’,恰恰相反,滿是禿鷲鷹揚、踐暴天下,就像你覺得生度鬼門關後,可鬆口氣時,那道白練便接踵而至。”
笑著笑著,高嶽嚥下幾口蒸胡,眼眶就紅了,鼻子也酸的難受,只能仰起臉來,小楊山人讓他感到兔死狐悲:
“楊炎的死,怎麼說也有我出的一半力氣,但我不後悔。我唯一怕的是,自己的這條路,又能不能走到底?”
韜奮棚、紅芍小亭他都做出了安排,而段秀實那邊,他也給出了告誡。
可實際上沒太多人,真的相信他的話語。
他又不能說得那麼明白。
而之前源休又寫信來,內裡全是憤怒,他怒罵盧杞、嚴郢,也罵楊炎,因他辛辛苦苦自回紇歸來,盧杞因害怕皇帝重用他,居然不給他京兆尹當,給他個光祿卿的閒散官位——源休幾乎想毀滅掉一切,他尤其恨盧杞。
可源休也明白自己現在如同條半傷的蛇,不能有所作為,只能蟄伏起來,藏住劇毒的信子,等待絕殺的時機。
“高郎,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吃完這些蒸胡,我們就得上路,我要去靈州,而你則要先回涇州,再至奉天。”這算是浣花夫人對他最溫和的勸慰了。
“明白,姨娘我明白......”高嶽不斷把蒸胡掰開,再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