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是,黑山衛每次搶東西都是最厲害的,其他部隊都不敢和黑山衛爭戰利品。要不是李睿嚴令黑山衛只准取一半的戰利品,估計黑山衛能至少獨吞八成繳獲。
也就是說黑山衛八百人和遠征軍近四十萬人對半分繳獲。
不過最關鍵的一點是第四個原因,經大將軍楊素提議,所有遠征軍將領同意後,遠征軍立下了一條分配繳獲的原則,那就是:
遠征軍上下所有人的繳獲都上交一半給黑山衛。
做出這個決定,一方面是為了報答黑山衛的救命之恩,要不是有黑山衛橫空出世,遠征軍怕是就一起涼涼了。
另一方面,把繳獲的一半獻給黑山衛就是進獻給李睿,就是借李睿的手向女帝表示感謝,感謝女帝派遣瞭如此精銳的黑山衛來給遠征軍解圍。
所以黑山衛在前期搶奪所有物資繳獲的時候已經拿了一半的也就是百分之五十,而後期遠征軍又送來了他們繳獲的一半。這就相當於黑山衛獨佔了所有繳獲的七成半。
怎能不是金山銀山的收穫?
哎,只是大隋太大了,簡直就是個無底洞。李睿估計,把整個高句麗戰爭打完,不管勝負如何,自己最多能給媳婦掙個修運河的錢財。再多就不可能了。
有了銀子,相信修運河就不會激起民變了吧?至少值得一試。
隋大業三年五月七日,遠征軍佔領開城。前鋒進到距離漢城不足二十里被已經瘋狂的高句麗士兵攔了下來。
此時,寒冷如高句麗,也已經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大自然更是一片草長鶯飛、欣欣向榮的景象。
只不過,今年的高句麗由於大隋遠征軍的到來,人們再無往日的閒暇和心情去欣賞這美麗的春光。
而此時的漢城城內也是一片悽慘的模樣。黃龍水軍帶的給養再多,經過近五個月的圍困,也基本消耗殆盡。城內又被高句麗提前堅壁清野過,還好此時已經春季,野草樹皮讓黃龍水軍撐了下來。
要不是李睿安排人時不時給黃龍水軍帶來遠征軍勝利的訊息,以及高句麗部隊的作戰重心都被吸引到了平壤附近。
被困在漢城城內,喪失信心、感覺被拋棄的黃龍水軍的心態早就崩潰了。結果很顯然,不是投降高句麗就是貿然突圍被高句麗部隊消滅在野外。
尉遲炯是一個海戰高手,陸戰指揮水平是真的差。但是他自己卻沒有這個自覺,整整五萬黃龍水軍,有三萬離開了自己的戰船,被尉遲炯帶領著要到高句麗來撈一票。
你說你撈一票就走,也就算了。可尉遲炯卻是豬油蒙了心,率領水軍要去攻打大城市。關鍵是還生怕高句麗不知道他是水軍,大張旗鼓的打出黃龍水軍的旗號,你這不是作死嗎?
於是在高羅雲殫精竭慮之下,用一座空城就把黃龍水軍給死死按住在了漢城。讓這支強大的海上機動部隊,不但發揮不出應有的威懾力,還成為一個需要拖累其他部隊來解救的雞肋。
可以說,在李睿帶領黑山衛到高句麗參戰以前,大隋遠征軍其實已經敗了。是一塊高羅雲含在嘴裡,隨時都能吃下去的肉。
要不是顧忌全殲這五十幾萬人,會和大隋結下死仇,招致大隋無休止的報復。高羅雲早就把這塊肉給吃下去了,那裡還能輪得到李睿來翻盤。
但現在不一樣了,李睿來了。
先是再平壤附近一通騷操作,把高羅雲直接給氣得吐血。再是改變以前所謂仁義之師的人設,對高句麗展開毫無底線的掠奪。讓高句麗人對遠征軍恨之入骨卻又畏之如虎。
其實,站在高句麗人的角度而言,大隋遠征軍就是侵略者,你就算用仁義道德包裝的再好,也改變不了這個高句麗人心中的事實。
經歷過多次民族大融合的李睿,自然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樹立一個征服者的形象。
讓這些高句麗人又怕你,卻又對你無可奈何,只能乖乖聽話。那麼再經過幾代漢化教育以後,這個高句麗民族也就名存實亡了。
高句麗人從來都是崇拜和敬畏強者的,可以說奴性很重,你強大,他自然就服從你。相反,你一來就和他們去講仁義道德,他們反而認為你好欺負,是沒有任何效果的。
就算要講仁義道德、孔孟之道,那也是要先打斷他們的脊樑,他們才能聽得進去。
所以,深知這個名族劣根性的李睿,從一開始就是打算用鐵、血來和高句麗講道理。絕不慣著他們的臭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