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子謙請陳瑜婆媳二人到書房來。
長條案几相對落座後,鄭月娥跪坐在陳瑜身後半步遠的地方,身邊放著陳瑜出門的時候帶著的木提盒。
“梁大人,這些是準備給女學填充的教習技藝。”陳瑜話音落下,鄭月娥就開啟了木提匣,把裡面的基本新裝訂的冊子遞給陳瑜。
陳瑜放在桌子上推到樑子謙的面前。
樑子謙斟好茶送到陳瑜手邊,這才拿過來冊子開啟,織布是女學去年開設的一科,看到染布冊子的時候,樑子謙在心裡問自己,到底是蘇家底蘊深不見底,還是眼前這位明珠鄉君深不可測呢?
兩本冊子看過之後放在一邊。
陳瑜又遞過來一本冊子:“這是織染作坊所需要器具和人手,人手可以從女學裡挑選,但器具需要梁大人多準備一些才行。”
“這是應該的。”樑子謙翻開著,沒一種需要的器具所需要的相應人手都寫的清清楚楚,一目瞭然。
樑子謙覺得許多自己的同僚都不如眼前這位了。
“鄉君,這織染作坊在哪裡合適呢?”樑子謙問。
陳瑜笑了:“梁大人,我雖一直都在青牛縣,可去過的地方不多,選址這事兒就不行了。”
樑子謙也笑了,點了點頭:“好,選址這事兒我來,咱們等過了二月初二再動身去定陶縣如何?”
“聽梁大人安排。”陳瑜起身告辭。
樑子謙親自送到門口。
鄭月娥跟著陳瑜往牙行去的時候,小聲問:“娘,為啥選址這事兒你推了啊?”
“過猶不及,選址是大事,得給衙門機會做事。”陳瑜想教鄭月娥,繼續說:“要我什麼都做了,梁大人反而就尷尬了,畢竟他是一縣父母官,這作坊在女學之下,都是他轄區之內的政績。”
鄭月娥聽明白了,小聲說:“梁大人還在乎這個?他不是手裡還有監察百官的權利嗎?”
“他在不在意不重要,官場在意這些,有人盯著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陳瑜說到這裡就不往下說了,學東西要慢慢來嘛。
青牛縣牙行不大,也只有這一家牙行。
打從李斯忠是縣令的時候就明文規定,青牛縣不準民間有人牙子,私自買賣人口抓到就重罪,所以在青牛縣沒有人敢到百姓手裡去收人,只有確實需要尋找出路,心甘情願為奴為婢的人,親自到牙行裡登記造冊,供主家挑選。
這也是為什麼李府在青牛縣的時候,府內的丫環婆子不多的一大原因,縣令以身作則,百姓會爭相效仿,風氣自然就和別處不同了。
牙行的夥計一眼就認出陳瑜了,殷勤的請陳瑜落座,詢問:“鄉君想要什麼樣的人,小的幫您把冊子拿過來挑選。”
陳瑜微微頷首道謝:“勞煩幫我選婆子和丫環。”
“是。”夥計拿過來冊子放在陳瑜手邊:“鄉君慢慢選,這些都是最新造的花名冊,看上就告訴小的,小的讓人把她們叫過來相看。”
陳瑜翻開冊子,每個人名後面都有詳細的記錄,細緻到身高特長,膚色是白還是黑都標註,就差畫像了!
“月娥跟我一起選。”陳瑜把冊子遞給鄭月娥。
蘇家上下需要十九個人,其中除了各房媳婦跟前的人,還要在後廚準備兩個婆子兩個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