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蘇家和追隨明珠鄉君,表面上看是一回事,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裡面的不同。
就像是皇帝身邊的太監,那是很多大臣都不敢得罪的存在。
樑子謙這話無疑是在幫忙,幫陳瑜拿住了蔣春一家的忠心。
蔣春下意識的看了眼陳瑜,鄉君啊,他曾經為了燒製一套白瓷插屏險些丟了命,那套白瓷插屏就是送給北固府的一位鄉君的,據說鄉君可尊貴了,是朝廷大官為自己娘求來的封號呢。
陳瑜輕聲:“你們一家子要想好了,如果選擇回去定陶縣燒瓷,我是同意的。”
“老夫人,我們一家子不會改主意的,請您收下我們。”蔣老漢說。
蔣春拱手:“請梁大人做主,我們自願入奴籍跟隨明珠鄉君,永不背主。”
樑子謙樂於送這個順水人情,一口答應下來了。
蔣春道謝後,又說:“我們一家聽從主人差遣,回不回定陶縣全憑主人做主。”
能收這樣的能人在身邊,陳瑜樂不得的,想了想說:“此事不急,回頭咱們選址建窯廠都辦好了,再起身。”
回去的路上,樑子謙閒聊一般說:“鄉君如今的身份可不好再獨來獨往了,身邊兩個婆子兩個丫環是必須的,馬匹和車回頭衙門那邊送過來,這身邊用的人還需要自己親自挑選才是。”
“多謝梁大人提點。”陳瑜知道自己需要順勢而為,身邊選幾個人也到時候了。
家裡家外都是鄭月娥一個人忙活也太累了,護院都有了,置辦一些僕從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約好了去定陶縣看看選址的時間,樑子謙又提到了女學再次收女子入學的事情,一併提到了見布作坊和染布坊的事,陳瑜知道衙門做事需要人,樑子謙選在了蘇家是太正常了。
這一陣東風能送蘇家更上層樓了,所以也不推辭,只說略等幾日,她會親自去衙門商談這些事情。
樑子謙惦記的事情都有了眉目,心滿意足的告辭離開。
陳瑜可忙起來了,織布、染布的技術都需要現整理,整理成冊後,女學會再多開一門功課,剛好和養蠶和織布配合上了,更好了完善了織布的課程。
而今年女學的年限放寬,但凡會養蠶、織布和染布的人都可以入女學,一旦考核過關就可以到作坊裡做工,如此能儘快充實作坊用人這一塊。
說起來簡單,這些事情陳瑜用了五天才做好,而她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了。
在她看來時間過得飛快,根本就不夠用。
所以自己需要人手!
叫來了鄭月娥:“明兒跟我去青牛縣,牙行裡挑一些人在家裡用吧。”
“娘,我忙得過來。”鄭月娥下意識的拒絕,她捨不得銀子,怕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