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青年,正是甄信。
陰夔除了是豫州刺史之外,還有另一層身份,便是甄道的公公。而甄道,卻是洛神甄宓的三姐。換句話說,陰夔和甄家是親家,而且兩家往來甚密,便是陰夔那豫州刺史的位子,也是得了甄家資助,方能夠獲得。甄家雖然反出中山,但兩家卻並未因此而斷絕了往來……
相反,伴隨著劉闖在塞北站穩腳跟後,陰夔和甄家的書信往來,也更為密切。
“我已將皇叔之意轉達三公子,三公子似乎也有些心動。
只是……”陰夔呵呵笑道:“畢竟是年輕人,面子上有些拉不下來,故而沒有立刻予以回覆。不過三公子是個聰明人,一定會同意此事。幼誠,我聽說你們如今在劉皇叔面前頗為得勢,日後少不得要多關照才是。”
幼誠,是甄信的表字。
他聞聽一笑,“叔父過譽了,我們不過一介商賈,哪兒來的得勢不得勢。
不過皇叔對我一家也算是客氣,不但將燕京車騎將軍府修建的工程交與我們,我出發前聽叔賢說,麋夫人代皇叔出面,向叔母提親,準備迎娶我那小妹。估計這段時間,就能過門。”
陰夔心裡,滿不是味道。
一身銅臭氣的商賈,卻恁好運氣?
生了五個如花似玉的女兒不說,偏那小女兒竟這般富貴。
先是被二公子看重,而今又被劉皇叔看中……可惜我那婆娘肚子不爭氣,只生得一幫子廢人。
陰夔的兒子,頗為紈絝,也讓陰夔心煩不已。
他是聰明人,怎看不出袁氏頹廢。
可讓他投靠曹操?他卻不太情願……原因嘛,倒也簡單。當初他和曹操,可是有好幾次交鋒。
劉闖現在看上去不強,但想想他崛起的速度,陰夔還是決定投資劉闖。
這裡面還有兩個原因,一是甄家的關係,二來他和荀諶有些交情,總好過投奔曹操那邊,無人關照。
在出發之前,甄信就得了叮囑,無需交代太多。
而陰夔也得到了他想要的資訊,自然無心繼續詢問。
“幼誠放心,我明日會再催促三公子一回,儘量促成三公子與皇叔聯合。”
“那就拜託叔父。”
甄信告辭離去,陰夔也沒有再去挽留。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該瞭解的也都已經瞭解了,沒必要在勾心鬥角。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儘量促成袁尚和劉闖聯合。陰夔相信,在目前的情況之下,袁尚除了和劉闖聯合,別無其他選擇。
++++++++++++++++++++++++++++++++++++++++++++
正如陰夔猜測的那樣,袁尚最終還是下定決心,與劉闖聯手抗曹。
面對曹操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以前袁紹活著的時候,袁尚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壓力。可如今袁紹死了,自家兄長又和他對著幹,更使得袁尚真切感受到了曹操帶來的威脅。劉闖也很危險,可是相比起曹操而言,畢竟弱小許多。至少在袁尚看來,那威脅在他可忍受的範圍。
於是,袁尚決議派人前往幽州,與劉闖相談。
與此同時,在薊縣正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
和袁尚聯合抗曹,是所有人都贊成的事情。就如同這是袁尚的最佳選擇一樣,和袁尚聯手,也是劉闖的最佳選擇。畢竟幽州雖然接連大勝,可實際情況在明眼人眼中,並不算秘密。
幽州在過去的一年中,僅軍糧耗費便多達一百七十萬斛。
這已經相當於整個幽州過去近兩年的收成。若非此前劉闖囤積大量的糧食,若非甄氏來投,帶來大批糧草,若非劉闖是儘量在域外開戰,這個數字恐怕會更加驚人,幽州會更疲乏……
在這種情況下,幽州實不宜繼續開戰。
去年三韓普及占城稻的成績不錯,所以今年幽州也開始逐漸推廣。
同時,南山書院還提出了許多構想。比如增肥填料,比如套種大豆作物等……若來年開春可以順利推行的話,待入秋之後,幽州必然會迎來一個大豐收。但是現在,幽州的確不宜繼續開戰,否則民力消耗太大,弄個不好便會造成巨大的動盪,絕不是劉闖而今可以承擔。
可是,聯袁抗曹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其中細節繁雜,有諸多的癥結存在……如何聯合?怎樣聯合?派誰聯合?
這一條條一項項陳列出來,足以讓劉闖頭疼無比。首先,聯袁抗曹,劉闖不可能袖手旁觀,必定要出兵相助。出多少兵馬?派誰前去?之前從冀州歸降來的那些人,肯定是不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