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魏越坐在樹蔭下,喝了兩口水,吃了兩塊乾糧,靠在樹幹上閉目休息。
忽然間,遠方傳來若隱若無的馬蹄聲。
他連忙睜開眼睛,舉目向遠處觀望。
只見煙塵滾滾,似有大隊人馬正迅速逼近。
魏越心裡一動,連忙大聲呼喊:“全部起來,全部起來,備戰!”
可問題是,兵卒們趕了這麼久的路,若不休息還好,這一歇下,再起來時就覺得渾身痠痛無力。
早有扈從牽馬而來,魏越擰槍上馬。
他縱馬在官道上奔行,想要讓士兵們能夠迅速振奮。
可呼來喊去,就見兵卒們一個個有氣無力的從地上爬起來,抄起兵器,歪歪斜斜列陣站立,絲毫沒有半點精神。
魏越見此,心裡就是一咯噔。
他剛要喝罵,蹄聲急促,對方人馬已經到了跟前。
一員大將,胯下獅子驄,手持強弓,在馬上彎弓搭箭,倏地就射出一箭。
那利矢破空,發出刺耳銳嘯。
說時遲,那時快,魏越剛要發聲提醒,那支利矢已到跟前。一名騎將剛在馬上坐穩,就被那倏忽而至的利矢射中面門,翻身在栽落馬下。緊跟著,來將縱馬疾馳,箭如連珠般飛射而出。
而在他身後,百餘騎緊緊跟隨,箭如雨下。
站在最前列的彭城兵,被這如疾風暴雨的箭雨攻擊,頓時出現混亂。
與此同時,對方也已經到了跟前。
馬上大將棄弓擎槍,高聲喊喝:“東萊太史慈在此,賊將還不授首!”
聲到,馬到,槍也到……
兩名騎將縱馬上前想要阻攔,卻被太史慈在馬上奇詭的一個扭動,一槍一個,挑落下戰馬。
魏越一見,頓覺不好。
他躍馬擰槍便要上去攔阻,忽聽如雷戰鼓聲響起,從大軍身後,突然殺出一支人馬。
為首小將,黑盔黑甲,胯下象龍寶馬,手持一根沉甸甸的盤龍大棍。只是他這支盤龍棍……在他身後,更有數百名悍卒緊緊跟隨。那員小將力大無窮,棍勢驚人。在馬上竟然毫不吃力的連連發力,所過之處,彭城兵上下人仰馬翻,無一人可以阻擋。在遠處,更見煙塵滾滾,天曉得還有多少人馬正在逼近。
魏越心裡一咯噔,也感到一陣慌亂。
他這心神一亂,就見太史慈已經到他跟前,擰槍便刺。
太史慈的鶴舞槍也極為沉重,達六七十斤。但是,如此沉重的大槍在他手中,卻絲毫不見吃力,快如閃電。魏越大叫一聲,舉槍相迎。兩杆大槍鬥在一處,太史慈不由得眼前一亮。
“好槍法!”
這太史慈本就是使槍的行家,能夠被他稱讚,可見魏越本領不弱。
也難怪,能夠被呂布看重的大將,又豈是易與之輩?
這魏越也是堪堪進入煉神階段的武將,槍法出眾,精妙過人……和太史慈鬥了十數個回合,這才漸漸露出不敵的狀況。魏越被太史慈攔住,但另一邊,蕭凌率騎軍已經殺入彭城兵陣中。
他和劉闖在中軍匯合,並沒有合兵一處,而是擦肩而過,繼續衝殺。
彭城兵一來匆忙應戰,非常慌亂,二來疏於訓練,大多數人沒有上過戰場……在面對千軍萬馬奔騰而來的局面,一下子就亂了心神。事實上,這也是這個時代大多數戰爭的縮影。後世那種千軍萬馬列陣,然後箭矢如雨,口呼‘大風,大風’的震撼場面,其實並不是太多。
這種場面,只是在雙方精銳部隊決戰時,才會出現。
大多數時候的交鋒,其實就是看誰能穩住氣,誰能穩住陣腳……哪一方先亂,就註定失敗的解決。
所以,雖然歷史上動輒幾十萬幾百萬兵馬的交鋒,實際真正作戰計程車兵,也只佔了少數。
劉闖兵馬,從歷陽開始,一路奔波。
至汝陰開始,抵達彭城郡,士兵們雖然不說是身經百戰,可是這經驗,遠非彭城兵可以相比。
彭城兵是千里跋涉而來,劉闖部曲,則是以逸待勞。
在加上魏越被太史慈纏住,根本脫不開身指揮作戰,以至於彭城兵只抵抗了一盞茶的時間,便潰不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