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闖深信,自己沒有判斷錯誤。
但他也相信,朱亥絕不會害他……
雖然朱亥沒有說明,可劉闖卻知道,最近一段時間,他的食物中配有名貴的藥材,否則也不可能每天被操練的好像死狗一樣,一覺醒來,便恢復如初。聯想到之前朱亥討要走的那個藥方,劉闖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奧妙。只怕是朱亥拿了藥方之後,依照藥方偷偷配製藥物,並夾在平日的飲食之中。
就憑這一點,劉闖就相信,朱亥不可能害他。
只是,他又生出幾分好奇。
他曾拿著藥方裡一味主藥去藥房詢問,一支二十年的遼東參,差不多要一金的價格。這一金,就是15000錢,憑朱亥的收入,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多錢。加之劉勇執意不肯接受朱亥的幫助,甚至寧願自己辛苦一些,走危險商路來賺取錢帛……難不成,朱亥暗中做了無本買賣?
再聯想之前朱亥讓劉闖送東西到鹽水灘,劉闖就越發懷疑。
那鹽水灘,說穿了就是個黑市。
朱亥又要送什麼東西,去鹽水灘呢?
不過,劉闖也只是懷疑了一下而已,並沒有去考慮太多……心裡暗自發誓,有朝一日定要好好報答朱亥這份情意。
從朐縣到淮陰,並不複雜。
出東海郡,經曲陽之後,便可以直抵淮陰。
自黃巾之亂以後,徐州歷經戰火,更遭受曹操洗掠,以至於流民四起,盜匪橫行。
從曲陽到淮陰,一路上並不太平……不過麋家的旗號在徐州還算響亮,所以車隊並未遭遇太多麻煩,甚至說是一路風平浪靜,順利抵達淮陰縣城。
提起淮陰,劉闖就會想起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
只是昔日一字並肩王,早已化為冢中枯骨,而淮陰城,在歷經歲月洗禮,更成為淮水下游的名城。
勒馬淮水河畔,劉闖看淮水東逝去,腦海中浮現出一首古詩,忍不住放聲高歌。
“天色混波濤,岸陰匝村墅。
微微漢祖廟,隱隱江陵渚。
雲樹森已重,時明鬱相拒……”
詩,名《渡淮河寄平一》,是唐代詩人祖詠所作。
劉闖前世編撰縣誌的時候,曾讀過這首詩詞,與眼前景色卻也相和。
一旁裴紹三人,乃至於麋涉在內,不由得露出驚訝之色,詫異向劉闖看去,心中疑惑頗多。
裴紹三人是從朱亥那裡得知劉闖的情況,說起來對劉闖並不是特別熟悉。
但麋涉卻不一樣,他和劉闖可說是一起長大,雖然彼此間沒有太多交集,可是卻瞭解頗深。
曾幾何時,這胖子居然變得如此文采飛揚?
就在麋涉心生疑惑的時候,卻忽聽從河面上傳來歌聲相和。
麋涉抬頭看去,就見一葉扁舟,正緩緩靠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