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峰這次進城,還肩負李根交待給他的任務。
首先聯絡省城各家書店、報攤,先集中結清一部分錢款,然後第一時間購買玻璃板、四色油墨、膠質等材料,運回河口鎮。
李根則安排第二批次的五千本書,運往錢塘城裡。
省城之外東海其他地方,可以預料到畫報一定也爆賣。
不過因為路程關係,暫時反響還沒起來。
所以這五千本額外加貨,優先供應省城。
對李根來說,賣省城沒有書商轉中間差價,他賺得更多。
省城消化不了,那隻能鋪貨到其他地方,省城能全消化,當然先緊著省城這邊。
小七廖峰從錢塘城運回其他材料,李根在河口鎮也購買新一批雙殼亮光紙。
第二次進貨,他先只進二十四擔。
之所以這個數字,是因為加上先前五十六擔,一共八十擔雙殼亮光紙,大約可以滿足一次神詭工廠的生產指標五十萬張了。
不過,這次沒有當初仁信紙廠的便宜撿了,只能按照常規價格進貨。
二十四擔雙殼亮光紙,就要一千二百銀元。
好在有出了第一批畫報的款子,讓李根可以直接用作第二批畫報的成本。
“357892/500000……”
李根瞅了一眼生產日誌上的顯示後,便指揮小峰、趙珂、張小玉三個詭物員工,開始新一輪生產。
印刷廠裡如火如荼生產的同時,青春畫報在東海省錢塘城之外其他成規模的縣市,也很快引發轟動。
一場全綵人物畫報帶來的風暴,席捲四方。
很快有書商趕回省城,希望可以補貨。
“最新的一批,已經擺在省城各個書店、報攤的貨架上了。”小七廖峰解釋道。
對面的書商不禁埋怨:“廖先生,錢塘之外東海那麼多城市,人口也比錢塘城多,生意大得多啊。”
廖峰微笑:“錢塘城裡陳老闆他們都把我們廠門口堵得水洩不通了,我們也是沒辦法嘛。
當初讓你們多拿些貨回去,各位都有顧慮……”
對方激動抓住廖峰手腕:“上次是我有眼無珠鼠目寸光,實在是對不起。
還請貴廠千萬不要見怪,我這趟星夜兼程趕來錢塘,你們再加印,一定要算我一份兒。”
“洪老闆放心,這次加印,主要會供給省城以外的各位。”
廖峰微笑:“至於價錢……”
對面洪老闆心頭一緊。
廖峰則說道:“……維持先前原價不變,畢竟是同一期畫報嘛。”
“廖先生年紀輕輕,當真有大將之風。”洪老闆由衷讚歎。
不過他也聽出廖峰眼下之意:
下一期畫報,就未必還是如今的價格了。
但如今洪老闆已經管不了那許多。
青春畫報打響名頭,對他來說不僅僅是進貨賺錢。
晚些時候,外地縣市書店、報攤能透過其他書商補上貨,他卻沒有新的青春畫報提供,難免叫書店、報攤看輕,小瞧了他供書的渠道。
和洪老闆相同想法的其他東海書商,這些天也重新趕來錢塘城,大家都懷著相同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