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兩邊,被堆出了無數的雪人,更有一些商鋪心思靈動,用雪壘出各種惟妙惟肖的造型,以此來吸引路人。
陳天華他們的龐大車隊,徐徐經過街道,隔著車窗看著這一幅太平景象,李淑貞和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新奇的笑容。
曾幾何時,煤廣地區還是一片兵慌馬亂,阿片氾濫的景象,人人朝不保夕,衣衫襤褸。
但現在,在陳天華等人的努力下,這裡已成為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
見到大元帥的馬車隊,路上的行人趕緊迴避,車隊所過之處,成人們一個個抱拳一揖到地,連那些孩子們也停止了嬉戲,規規紀紀地排成佇列,整齊地站在街道兩側,靜候著車隊過去。
這像是帝王一樣的待遇。
“這些孩子們站得恁整齊,倒像似軍隊一般。”馬車之中,李淑貞有些訝然地詢問道。
陳天華並不是很在意地回答,道:
“這也沒什麼,但凡煤廣新城的孩子,現在都在新城的中小學校裡上學,小學裡不收學雜費,中學校才收取一點學雜書本費,屬於義務教學性質,所有經費都有自治區政府供給。”
“中學校設立住宿,食堂,照顧遠途學生,學校除了讀書之外,還必須進行一定的軍事訓練,每個中學校裡,都配備了二至三名退役的官兵,擔任教官,所以啊,這些孩子雖小,但也算是接受了一定的軍事教育,等他們長大了,需要他們入伍的時候,可以省不少訓練的功夫,很快就能上手。”
李淑貞啊了一聲,顯得很是驚訝,這些年來,她一直在豐眾銀行和慈善機構忙碌,對於丈夫的這些政事,瞭解的卻是不多。
“這是去年開始的?”
“當然,實施有兩年了。”陳天華點點頭,郎聲道:
“剛開始那幾年,有心也無力啊,一直在築路,搞生產搞
經濟建設,還有打仗,學校還沒有現在這樣普及,各方面條件都很差,包括師資力量等,這兩年財力上也寬裕多了,當然就有時間和精力來做這些。”
“他們是國家的未來,我要培養的是,能文能武的新一代,而不是光讀四書五經聖賢書,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
李淑貞笑道:“教育是十年、百年大計,想當年蔡鶴卿,陳英士,劉玉芳都以為教育救國,你還記得咱們在鶴卿先生的西湖小築,三家人相聚的景情嗎?”
“當然記得,我們還打了一場麻將,蔡先生贏錢,請大家吃西湖醋魚等樓外樓名菜。”陳天華微笑,似乎在回憶。
“可現在物是人非,聽說你跟英士差不多成了敵人,他們夫妻倆也形如陌生人,你說這是為何?”
見李淑貞從教育話題,突然轉向,給陳天華來了個措手不及,他忙制止道:
“哎喲倩華,這些問題就複雜了,環境在變,人當然也在變,許多事情並不是一二句話,能表達清楚的,這涉及到倫理,哲學,政治等等,咱不談這些好吧!”
“那你會變嗎?”李淑貞繼續反問道,有點得理不饒人的感覺。
“你看你,孩子們都在,今天咱不談其他,看風景談教育,好吧。”陳天華尬笑了笑,竭力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