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覺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詳情介紹了與敵酋陳天華遭遇戰的整個過程。
洋介四郎和在場的所有日籍教習們聽了,越來越覺得整個過程疑點重重,非常的不可思議。
這位支那人陳天華,像是一位能洞察一切,實戰經驗豐富,並且十分了解對手整個行動計劃的資深軍事家。
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還十分了解目前島國陸軍的最新戰術,並能活學活用。
可現實中,這個敵酋陳天華也就二十五六歲年齡,據查實他沒有上過武備學堂,更沒有留日軍事訓練經歷。
那他這些軍事理論與戰術,又是從何而來呢?
“各種跡象表明,這位陳天華是個天才,是支那人數百年也難得出現的一位青年民族英雄。他善於從事各類國內外新聞報道整理,軍事情報資料的收集與分析,戰爭評估報告剖析等,從中學習與汲取營養,再在實踐中感悟與提升。”
洋介四郎率先開口作出一番評論,他研究陳天華這個人物已經很久了,剛才這番評論,實際是他數年來研究的結果。
客觀的講,他的研究分析是卓有成效的,這個結論能基本詮釋陳天華為什麼能屢戰屢勝,取得匪夷所思的結果。
“總而言之,此人是十分可怕的對手,好似他的降生,就是專門對付帝國的煞星。”洋介四郎又專門強調一句。
對於總教官的這個天才論觀點,在場的許多日籍教習,都不由得點點頭,不認同不行,否則,就無法解釋許多奇葩現象。
“可是老師,學生以為這次咱們的整個行動計劃,有人事先全盤出賣給了敵人,這才使他事先制定出對策,輕而易舉擊敗我們。”
小林覺基本認可老師的觀點,但內心還是為自己今日戰敗,而且一敗塗地叫屈。
“胡說八道,危言聳聽!有關本次行動計劃與伏擊詳情,除了軍部參謀科,就是在座各位清楚,沒一個支那人參與,他們從何而知?照你這種說法,你是在懷疑本座學堂裡的日籍教員囉?!”
洋介四郎立即進行了反駁!
關於這個問題,他仔細分析過,有關到橫山地帶進行挑釁計劃,在去年底就開始設計,如果有奸細的話,陳天華早就清楚,那他不會在這個時候,故意來撞槍口吧。
就算他敢來,也不會只帶百餘人的隊伍過來,更不會當晚冒然進學堂軍營安宿。
這些跡象表明,昨天傍晚之前,他對日方計劃與自己的危險,毫不知情。
在橫山古道設伏,是傍晚他們幾個教官商議後的一個臨時計劃,陳天華怎麼可能馬上得到詳情!
“不不老師請別誤會,學生豈敢無端懷疑指責!只是覺得此事很蹊蹺,敵人不走大道偏走小道,而在小道上居然派兵突襲了我方的伏擊點,事先悄然派驛兵去請援兵,又讓輜重隊透過山道到營盤山設伏,整個反制方案就是有預謀,若他不時先了解到我方行動計劃,何來這些反制措施呀?”小林覺爭辯道。
看來他說這些並非空穴來風,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