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敵酋陳天華,事先掌握了古道和山道上均有伏兵的情報,他制定了一個反制計劃。
那麼說,有人把情報洩露了出去?
是誰?
只能是武備學堂裡的人。
話說日籍指揮官小林覺見敵酋陳天華已有謀劃,他不敢再組織人馬衝鋒,只好把營盤山包圍起來,封鎖出口,商議後再作決定。
……
“快…快快,搶救傷員!”
逃過一劫的新軍疲憊之師,縱馬上了山頂,震得搭在戰壕上的木板嘎嘎作響。
陳天華雖滿身血跡,但掩不住他炯炯有神的雙眼。
接下來,營盤山上是一片狼藉,從馬上滾鞍下來的戰士們都癱軟在地上,直喘粗氣。
後勤輜重隊員們送過來飲用水和食物,然後就是消炎藥粉,紗布,藥綿和繃帶。
臨時搭建起救治帳篷,幾個隨隊軍醫,開始對重傷員進行救治和手術。
其它普通傷員,則有戰士們相互塗抹傷口和包紮。
因為是面對面的肉搏戰,這次受傷的絕大部分是刀傷,幾乎人人不同程度都負了傷。
陳天華的臉頰和肩頭,飛鴿的手臂和後背都留下了刀痕和刀口。
刀傷比中彈要好處理些,主要是傷口消炎和包紮。
對於各種消炎藥品和醫用耗品,例如消炎粉、消炎膏和消毒水,醫用紗布、繃帶、藥綿等,自治區在醫學專家向東的帶領下,已經組成起一個製藥廠。
而陳天華本人又特別重視戰場救護,把戰地救護物品和糧食,彈藥並列成戰場三大法寶,每位戰士必須攜帶,軍需輜重部隊必須足量預備。
天際殘陽如血,日落西山。
不知不覺中,山道上的戰鬥進行了一個整天,從早晨七點過點就開始,現在是下午五點半鐘。
望著山腳下敵人的排列布陣,沒有要馬上進攻的跡象,似乎在等待什麼?
火炮,野戰山炮!
陳天華腦袋瓜子一轉,不難想到這個關鍵點。
“驛官,通知排長以上軍官,到本將這裡集中開會。”陳天華通知身邊的通訊官。
“明白。”通訊官和通訊兵立馬分散去通知了。
不一會,排長以上軍官都悉數圍攏過來,陳天華在後山臨時帳篷裡,給大家面授機宜。
他講的要點就是如何在敵人炮擊時儲存自己。
一是,立即動員大家加築工事,深挖戰壕,形成縱橫交叉的壕溝線,方便兵力調動,傷員轉移和彈藥補充。
二是,要求前沿陣地在戰壕側壁挖個人掩體,方便敵人突然炮擊時,可躲入掩體。
三是,組織人員到後山砍伐樹枝樹藤,製作藤帽和藤牌,防止彈片傷害。
另外,他把整個部隊依據傷情,分為主戰防禦隊,預備隊和後勤服務隊等。
剛才清點過人數,一天戰鬥下來,共犧牲戰士二十二名,衛隊,行動隊和作戰排都有,重傷員暫時失去戰鬥力的有十八人,其餘輕傷者就不計。
實際能投入實戰的,連後勤輜重隊加上去,輕傷不下火線,共計一百零三人。
好在子彈和手榴彈等基本沒啥消耗,十分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