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剛挖好戰壕的輜重隊員們各就各位,紛紛拉槍栓子彈上膛,伏地瞄準,制高點上二挺重機槍,也開啟了保險。
“射擊…”
隨著隊長的一聲令下,戰壕裡的步槍和重機槍一起開火,如蝗蟲般向追兵飛馳而去。
“砰砰砰…”
“噠噠…噠噠噠…”
“……”
子彈很精準地落在追兵的馬隊裡。
前面一大片追兵高興馬刀狂呼亂叫地毫無防備,紛紛中槍落馬,後面追兵勒馬不及相互碰撞在一起的。
“哪來的重機槍…”
“嗷嗷…”
“哎喲…”
“……”
現場頓時是一片混亂。
後面騎兵總算是勒馬止步,嗷…戰馬嘶鳴著人立而起,有的人馬倒在地上,受了傷,但總比雙馬碰撞在一起強吧。
“撤退!”
追兵鳴金收兵。
這些追兵不用問,就知道是當塗礦業保安聯隊。
當塗礦業保安聯隊,他的兵卒均為當地招募的清國人,但他們連隊官以上軍官,包括聯隊參謀,均為日籍軍人。
當下這支部隊隸屬於當塗保安聯隊第一大隊,約有五百餘名經過嚴格訓練的保安隊員,大隊部日籍指揮官叫小林覺。
他剛畢業於東京陸軍大學炮兵科,曾是安徽武備學堂任總教官洋介四郎的學生。
他到當塗保安聯隊任職,也是洋介四郎的推薦。
一天前,小林覺奉軍部密令,率第一大隊火速到達橫山,按老師洋介四郎的佈置,派一個連隊扮成黑衣武士,與一小隊黑龍會成員在山腰間小道埋伏。
他則親率二個作戰連隊,以及野山炮小隊和迫擊炮小隊埋伏於上面的古道兩側,等待敵人進入口袋。
沒想到,敵酋陳天華非常狡猾,他走了半山腰的小道。
小林覺怎麼也沒有想到,敵酋陳天華竟能從容穿越小山道,率部逃往營盤山。
讓小林覺大跌眼鏡的是,在這個營盤山上,敵軍居然設有伏兵,還有二挺加特林重機槍?!
當然,小林覺率主力埋伏在古道上,他壓根就不知道下面小道上發生的具體情況,自然沒有見到先前有輜重隊透過伏擊點,提前到達營盤山的事實。
他們只知道小山道伏擊慘敗結果:
一百五十幾名黑衣死士全軍覆滅,其中有一小隊是善用倭刀的日方浪人,黑龍會成員。
一向孤傲的小林覺不明白,這小徑上的伏擊戰是怎麼打的?慘敗方居然是佔據戰場主動,居高臨下的己方?
被伏擊一方居然以極少的代價,打了個反伏擊,還取得了全面勝利,真是匪夷所思。
這在陸軍大學講授的古今戰史中,絕無僅有的案例。
氣急敗壞的小林覺,除了命令炮兵轟擊之外,更是讓古道上伏擊的軍隊傾巢出動,奮力追擊敵人。
眼看著就要追上殲滅之,沒想到更奇葩異草又出現了,營盤山上居然有他們時先設的伏兵?!
實在是太匪夷所思了,是敵酋陳天華神機妙算,還是敵方事先得到了確切情報?
幾件事情串聯在一起,讓小林覺和他的日籍指揮官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可怕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