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玉芳陳琪美夫婦倆人,到了日本之後,先是在大清國留學生社團舉辦的語言速成班,學習了半年日語。
而後,陳琪美求學於東京警監學校,學習警務管理,而劉玉芳則在東京青山實踐女學,學習師範教育。
倆人屬於自費留學,且家庭條件富裕,夫婦倆是單獨租房子居住,據信中說,他們的居所,成了留學生們經常聚會活動的場所。
後來,不知乍的,與李淑貞的書信聯絡中斷了,當時她還頗為著急,動用了父親李存智的關係,想盡辦法可都聯絡不上。
“這事說來話長,待我慢慢告訴你吧。”劉玉芳喝了口茶,準備把所有情況都傾情道來,不想有啥隱瞞。
原來,劉玉芳陳琪美夫婦倆在東京時間久了,先後跟觸到許多思想激進分子,和革命之士,像著名的孫先生,黃興,宋教仁,周樹人,陶成璋,徐錫林等人。
陶成璋,劉玉芳,徐錫林,周樹人都是紹興同鄉,彼此來往密切。
後來,蔡鶴卿來到東京不久,紹興同鄉會人員擴大不少,影響力也大了。
不久,由陶成璋等人發起,以紹興同鄉會為主體,組建光復會,推舉聲望最高的蔡鶴卿為會長,陶成璋自己為副會長,劉玉芳,徐錫林,周樹人等為骨幹。
在東京成立光復會不久,蔡鶴卿與陶成章等人潛回上海成立光復會總部。
光復會的宗旨:光復漢族,還我河山,以身許國,功成身退。
光復會的手段,主要以暗殺和暴動相結合,聯絡會黨,策動新軍起義,推翻滿清政府。
上海總部設在新閘區仁和裡,下面有一個暗殺團,頭目叫李賓和,是個清軍綠營軍官,也是江湖幫會成員。
隨著光復會工作的深入,蔡鶴卿與陶存璋之間的分歧是越來越大。
蔡先生並不贊同不分青紅皂白,大搞血淋淋的暗殺,和以策反暴動,武裝割據的帝王思想,他贊同非暴力或儘量減少暴力的和平統一。
後來,他逐漸淡出了光復會的日常活動,從新熱衷於他的教育事業,以及倫理學研究。
期間他是經常出國考察,國內各地講學,遊離在歐美,日本,上海,紹興等地。
與此同時,孫先生和宋教仁等人在東京成立了同盟會,不少光復會成員重新加入到同盟會中。
陳琪美是孫先生的忠實追隨者,他首先加入同盟會之後,又動員劉玉芳加入。
由於光復會高層分歧嚴重,組織退化渙散,成員流失頗多,無奈之下,陶成璋自行退走東南亞,說是為光復會籌措資金。
光緒三十年底,蔡鶴卿同意加入同盟會,被孫先生任命為上海同盟會負責人。
這就標誌著上海光復會併入同盟會之中。
為加強對上海同盟會和光復會的領導,陳琪美和劉玉芳受孫先生指派,在光緒三十一正月間回國,實際參與到合併之後上海同盟會的領導。
而霍山也是孫先生的一名追隨者,他奉命從華南廣東到上海,壯大陳琪美他們的隊伍力量。